对教宗而言,在环境恶化与贫穷之间存在密切关联。您对此有何看法?答:我完全同意这个观点。那些遭受水灾、森林火灾、乾旱,甚至北极冰川融化影响较大的都是穷人,他们正是无力保护自己的人。
你们选择将自己奉献于青年,同时也努力对抗贫穷、建设和平,例如推行正义与爱的工作。这是一项在人群当中,尤其在青年当中培养希望和信任的行动。
贫穷总是在我们中间,我们需要用眼睛去发现它们,特别是那些被全球化趋势所挑战,并常常陷于迷茫的青年们。”
你一定奇怪,一个贫穷而吝啬的美国老头有什么好说的?那么让我们看看他76岁以前都做了哪些事。他曾为康奈尔大学捐献了5.88亿美元,为加州大学捐献了1.25亿美元,为斯坦福大学捐献了6000万美元。
他说:“我们教区是纳匝肋贫穷小镇,纳匝肋虽小却产生了一位谦卑的天主之母——玛利亚,天主提拔了她使之成为信仰的摇篮。我们的小镇虽小,天主眷顾了它,使之像一粒芥菜籽那样生长、壮大。
邦杰罗特忆述,较早前与天主教海外发展机构合作,到非洲埃塞俄比亚培训人们拍摄“让贫穷成为历史”运动的相关内容。至于柬埔寨,她说:“但在金边,我是训练成人去培育孩子们拍照,这是很好的经验。
现今,我们也迫切需要解决新的问题,诸如贫穷、饥饿、落后、财经危机和气候变化等问题,因为各民族的发展特别取决于承认大家都属于一个大家庭。
由于家境贫穷,32岁才经人介绍找了一位四川籍的媳妇。婚后不久,媳妇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不能行走。为了给媳妇治病,他省吃俭用,瘦小的身躯经常背着媳妇赴外地求医问药。
去年冬天一场大雪后,李主任无意中发现,离他家不远住着一位孤寡老人,十分贫穷,便领着儿子拿着棉衣、棉被、米面和油等给老人送去。后来,每隔一段时间,李主任便去看望老人,并送去日用品和零花钱。
有些灵性复兴的运动极为优秀,也许需要让这些运动与教宗关于贫穷和为穷人服务的教导相结合,那么我们就会在欧盟国家看到“教会的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