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80万名流离失所的灾民,来自超过85万个家庭。总的来说,在574个乡镇县市内,有将近1200万人在不同方面有所损失。现在令人担忧的是流行病的问题。
刘元仁主教1924年2月24日出生于江苏省启东县一个天主教家庭,1953年晋铎,1993年任正权主教。
在和她的相处中我们得知她出生于一个热心教友家庭,从上高中开始就对天主产生了强烈的渴慕之情,从此开始她就效法基督,学会了爱,爱天主、爱世人,为爱而忍让、谦逊、勤奋。
小伙子就在前村住,家庭条件我调查好。”女儿说:“他家可是天主教,信德程度高不高?”老茂说:“他爷爷高干离了休,每月二千不算少。他爹县委当部长,有权有势地位高。他哥哥乡里当书记,妇联主任是他嫂。”
她关心艾滋病孤儿胜过自己的亲骨肉,她救济过的艾滋孤儿达164人之多,有的还被邀请到家里过春节,有一些未患病的艾滋孤儿,因生活的贫困及压力,无法在当地生活下去,她通过合法手续联系无子女的家庭收养,使孩子们得以过上正常孩子的生活
由于他家庭良好的宗教氛围的熏陶,小鹏很喜欢到圣堂去找小耶稣———拜圣体。每天放学回家路过圣堂,他必和妈妈进堂去朝拜圣体,哪怕只有两三分钟。不但妈妈喜欢他,堂里人也都喜欢这个天使般的小男孩。
由于父母年迈,家庭困难,还没等我去追求我的理想,实现我的抱负,生活的重担就过早地压在了我的肩上。从此我那色彩斑斓的大学梦化为了泡影,我失望、沉寞、伤心、报怨,我曾几度不眠,我不甘心。
除为了生活而努力而工作以外,还要为工作辛劳操心,为家庭及孩子担忧,再加上身体上的疲劳或疾病,情感上的负担和纠纷,以及很多意料不到的灾祸痛苦。仔细分析起来,人的日子简直有不能过的样子。
拥有一个公教家庭难道不是我们每个人的热切期待吗?(辽宁/桓会斌)
1920年出生在世代天主教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立志修道,献身教会。1928年入教会的私塾要理学校,1931年入河北河间公学;毕业后转入献县小修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