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国玺枢机在《当我得到绝症时》写道“在基督徒的日常宗教信仰生活中,‘有信、望、爱这三样,但其中最大的是爱’(格前13:13),因为‘爱永存不朽’(13:8)。
(若14:9)门徒们三年来和耶稣朝夕相处,听耶稣讲道,看耶稣显奇迹,医病驱魔……怎么还能说不认识自己的主呢?
玛利亚的灵修是「有感染力」:首先吸引到的是若瑟。他已经是一个善人,与天主有独特关系。他与天使相遇后,他参与了救赎生命的计划,怀有信心、信任,去做天主的旨意。福音没有记载任何若瑟的话。
〈若3:21〉「履行」真理?我们一般只会说「认识」真理,或「谈论」真理……但为耶稣来说,真理是要「生活」出来的。耶稣的言行往往是出人意表的。甚至身为犹太经师及公议会议员的尼苛德摩也大为惊讶。
这个癞病人见到耶稣,就俯首至地求祂说:主,祢若愿意,就能洁净我(路五12)。教宗表示,这个癞病人祈求耶稣使他身心恢复健康,因为这个人因不幸患了疾病,被迫远离一切,远离天主和众人,过一种悲哀的生活。
信德丛书中很多是我读过好几遍的,我曾经把《圣福若瑟神父语录》带在身边,看这位神父字字珠玑的语言福传,以至于有幸来到福若瑟神父生前牧灵福传的济宁戴庄教堂时,感慨颇多又备受鼓舞,仿佛圣福若瑟神父犹在眼前谆谆教导
既然这座已经建造了一百二十八年、而且尚未完工的圣殿以耶稣、玛利亚、若瑟圣家为名,而且是西班牙建筑大师高第的美学结晶,所以教宗的弥撒讲道便集中在家庭和美这两件事上。
(若十五9)耶稣送给我们的爱,正是天父对祂的爱:那是一份纯粹、没有条件、白白付出的爱。它是白白赠予,而非买来的。
弥撒福音记述耶稣要为门徒们派遣圣神的一番话,耶稣称圣神为“护慰者”(若十五26)。教宗在弥撒讲道中指出,“护慰者”有两层含义,即慰藉和护卫。
山庄入口傍山塑有真人大小的耶稣受难史迹十四处苦路;广场雕有二十端玫瑰经,左侧塑172位历代教宗头像。玫瑰山庄还建有露德圣母山洞。据说,山洞刚建成时是干涸的,在主教祝圣后慢慢渗出水来,能湿透手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