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罗马举行、为期四天的圣座社会传播委员会本届大会于十月二十九日结束。大会结束之前,六十位与会全体委员蒙教宗本笃十六世接见。
二、关注社会问题的态势 《信德》是一份天主教的报纸,因而以信仰生活、教会发展动态等内容为基调。
二、培植圣召的推行人及对象1、推行人:整个教会——天主子民有义务以完善的教友生活来培植圣召;教友家庭、本堂区、教师、神父们、主教。2、对象:准备进入小(大)修院的青年圣召、来自大学、社会的成年圣召。
教宗方济各指出,这个主题与梵二文献《天主教教育》宣言相呼应,诚如圣若望保禄二世教宗所言,天主教教育机构蒙召建设人文精神。
他提到梵二大公会议及随后10年的一些相关文件,指出圣统与神恩在教会生活和使命中的关系不能只当作天主教会内部的一个问题,因为在谈到神恩的问题时,视野就变得广阔。
对道明会士来说,典范性的问题越发敏锐,因现已在全球有四千三百位发愿会士的道明会,拥有八百位修生和二百位初学修女,以及许多望会者。
二、关注弱小救助贫病社会服务中心成立以来,丁主教亲自带领神父及教友们看望了15位家庭贫困的重病患者,共支助善款8万余元;三、关爱老人荣主益灵丁主教携神父、修士、修女们走访并慰问了百余户行动不便或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家庭
塔格莱于1982年晋铎,曾在美国求学,并获得神学博士学位,论文主题为梵二大公会议后主教集体领导概念的演变。他曾在罗马进修7年,1997年加入国际神学委员会。
二、教友生活1.参与弥撒的宽免:鉴于特殊时期,主教豁免教会关于主日、节日、春节参与弥撒的法定义务;2.热心敬礼的提倡:主日的法定义务虽然已经被豁免,但是,教友们在家依然需要相应地履行一些热心敬礼神工,如拜苦路
让我们也想想《旧约》中厄里的儿子在圣殿里的态度:他们利用天主子民,轻视百姓(参阅:撒上二12-16)。相反地,天主子民有个莫大的恩宠,即:敏锐度。他们敏锐地察觉到圣神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