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女小德兰圣师说:“我若在同一时间遇到司铎或天使,我要先向司铎敬礼;因为司铎是代表天主,天使只是天主的侍卫而已。”圣保禄说:“一个很容易破的瓦器中存有的宝贝。”
在圣神的领导下,教会甚至蒙召继续耶稣的事业——宣讲‘义德、平安以及在圣神内的喜乐’(罗14,17)的天国的福音”。
(罗1:16)保禄写信给弟茂德说:“我在上主面前,并在将来审判活人死人的基督耶稣面前,凭着他的显现和他的国度嘱咐你:务要传道,无论得时不得时,总要专心,并用百般的忍耐,各样的教训,责备人,警戒人,劝勉人
藉着为炼灵祈祷、克己、做善事、参与弥撒,不仅是天主给予我们机会,为先人或亡者献上关爱,也是天主藉着这些爱德行动,强化我们实践祈祷和信、爱、望三德。
渴望,在心灵深处渴望爱他,也渴望人们爱他,如圣女小德兰一般。此渴望为福传宣道事工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性动力。目的,透过宣讲,使人们更深地归向主耶稣,融入天主圣三爱情的奥迹中。
毕竟圣人之境本质上并非道德严谨之德,而是具有超性之德且能成为他人之光,而道德只是超性的必然结果。因此找到自己的成圣之路才是朝圣的意义所在。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印度德肋撒修女说:“孩子是成年人最好的老师。”多年前,我并不了解德肋撒修女所说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孩子们向来都称我们这些成年人为老师,我们怎么可能会反过来称孩子为老师呢?
她的讯息她的生命流溢出充满人性光辉的爱德、信德、与望德。他教导我们,我们的圣德是可能的,如果我们深信她曾多次真诚地重复:如果我们是良善的,天主将使我们成圣。
教宗支持南苏丹计划旨在对南苏丹人民表达教宗的爱德和关怀。2018年9月,在苏丹和南苏丹主教团前来罗马向教宗述职时,教宗要求主教们特别关注难民。
再者,斯科普里的女儿、后来在印度加尔各答服务的德肋撒修女也是用手实现梦想的典范。教宗说:「德肋撒修女心怀远大的梦想,所以她胸怀大爱。她渴望成为『天主手中的铅笔』,这是她匠心独运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