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可杀人”的诫命、先知们对正义与分享(如依58)的呼唤,到耶稣关于非暴力与爱仇的言论(玛5-7;路6),每一个读者,不论他是否是信徒,都可在圣经中为他们的伦理选择找到宝贵的指南。但这还不够。
对那个时候的一些宗教人士,洁与不洁成了令人着魔的事。有些严格遵守那些规则的法利塞人和经师责备耶稣允许没有洗过手的门徒取食。耶稣听到法利塞人对门徒的谴责,谈论了“洁净”的意义。
教宗在弥撒讲道中勉励基督徒要战胜干涉别人生活的诱惑,并强调:说闲话和嫉妒心会严重伤害基督徒团体;并且不能光讲有利于我们的片面之词。当天礼仪中的弥撒读经记载了伯多禄宗徒干涉耶稣所爱的若望宗徒的生活。
——一位九旬老人的分享在陕西杨凌教堂的一次圣经分享中,一位92岁的老人的分享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教宗明确指出,在《福音》中童贞玛利亚始终被称为耶稣的母亲,而非夫人或若瑟的遗孀。她的母亲身份贯穿於整部《圣经》,从天使报喜一直到《福音》的结尾。
“天主的诫命当中有一条就是要我们注重自己的嘴巴,要求我们控制自己的舌头,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在团体中、家庭中、邻里间因言语使人受到伤害的事例却数不胜数。”
当她认为一切准备妥当之后,就坐下来等待主耶稣的来临。突然听到敲门声,她高兴地把门打开,却见到一个乞丐站在她的面前,她烦燥地说:“走吧,我今天等待一位尊贵的客人”。可怜的乞丐带着饥饿走了。
他要求他们给他看一个印有凯撒肖像的钱币,对他们说:“那么凯撒的,就归凯撒;天主的,就归天主”(21节)。这有什么深意呢?
他在弥撒讲道中强调,救恩仅从耶稣而来,人为的众多规定无法使人得救。天主的唯一渴望是拯救人类,但问题在于人总是想自己立定得救的规定。教宗的弥撒讲道从当天的福音章节出发。
当天的第一篇读经叙述安提约古厄丕法乃王迫害忠於祖先法律的玛加伯人。教宗说,每次地球上出现一种新的文化或意识形态专政,也就是文化或意识形态殖民时,在天主子民身上所发生的事就会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