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我们不必为自己的事工而感到骄傲,而是为了忍受痛苦」。最后,接下来的例子就是德兰修女,「慷慨和慈善的模范,让天主对穷人和病人的爱显而易见。」
偶像崇拜和偶像看似是过去发生的事,其实不然,在各个时代,包括今天在内都会发生。教宗最后总结道,耶稣让我们睁开双眼看到现实情况。
除了在教友面临死亡的危险时能予以赦罪外,他不能主持圣事。撤销圣职,是仅次于教会最严厉的惩处:绝罚。据《天新社》报道,没有当代的枢机曾遭受类似的谴责。
默观马槽中的耶稣,怎会不令人想到仍有很多诞生在贫穷环境的婴儿、不获接受和遭遗弃的新生婴儿、因缺乏照顾和关心而无法生存下来的婴儿、渴望拥有生儿育女的快乐却无法满足心愿的家庭呢”他说,孩子的来临应是高兴的事,
指出,圣体圣事是铎职生活的中心和泉源;司铎生活中任何事情也不能替代在祭台前长时间的默想祈祷。而在圣体前的祈祷,将有助于司铎们不断地在灵修方面取得进步、获得继续开展更伟大福传事业的力量。
主耶稣教导我们说:“你若在祭台前,要献你们的礼物时,在那里想起你的弟兄有什么怨你的事,就把你的礼物留在那里,留在祭台前,先去与你的弟兄和好,然后再来献你的礼物。”
我不知道每位刚领洗的新教友是不是都会走这样一条路:开始领洗的时候,心火很旺,内心的喜乐明显地写在脸上,教会里的事也积极参与。
回家后,饭后的“茶话会”必不可少,我和父亲一边饮着清香的茶,一边进行着或轻松或严肃的交谈,上到国际大事,小到生活琐事,交流着对某些人某些事的看法,诠释着生活、生命的意义。
针对生命和家庭主题,教宗叮嘱主教们说:“在留下离婚和一夫多妻制痕迹的环境中,你们蒙召推动建立在婚姻圣事上的基督信徒家庭的团结与幸福。”
1619年,方济各沙勿略被教宗封列为真福;1622年列圣品;1748年被列为东方主保;自1904年起为信仰传播事业主保;自1927年起与耶稣圣婴圣女小德兰一道为普世教会传教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