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说:“近几年来人类学、文化、社会和宗教情境有了改变,今天教会蒙召迎接新的挑战,随时准备与不同文化和宗教对话,同每位善心人士一起建设各民族和睦共处的生活。”
作为司祭子民的教会,蒙召将人们引领向与基督的相遇,从而分享基督的生活。为此,通过圣事与神圣的中保联系起来。基督不是为健康人来,而是为病人来的。
教宗表示,“我们主教蒙召在这块土地上撒下信德和望德的种子”,“教会的牧者,考虑到不同范畴的科学的贡献,有权对影响人们生活的所有事物提出看法,因为福传任务指向并要求每一个人的全面成长。
事实上,被蒙召紧随耶稣的人,该当远离一切财富,而要拥有一颗赤贫的心。如果有人蒙召管理财富,那他不应该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为服务他人。
此时,我们蒙召去照料、更新人类家庭和地球。“重新迎接宣讲信、望、爱的福音,这邀请我们怀有一种创新的精神。
(箴言4:23),鼓励其“经常回顾蒙召的经历,在心中守护这召叫的活跃记忆,始终保持蒙召时的那份纯真、那份热诚、那份坚定”;并勉励新执事加强祈祷,进入内室,和基督在一起获得力量。
在这旅程中,所有信友都蒙召参与其中,重新反思他们圣召的根基是什么。
依撒伯尔遂充满了圣神,大声呼喊说:“在女人中你是蒙祝福的,你的胎儿也是蒙祝福的。吾主的母亲驾临我这里,这是我那里得来的呢?看,你请安的声音一入我耳,胎儿就在我腹中欢喜踊跃。
我们也蒙召这样干:孜孜不倦地撒种。但他是如何能做这个的呢?孜孜不倦地继续撒种?我们举一些例子。首先是父母们:他们在子女中撒播善和信德。
今天的福音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它关乎我们每个人生命的意义,即十个童女蒙召出来迎接新郎的比喻(参阅玛25:1-13)。生活就是这样:我们为了蒙召与耶稣相会,而必须作一个巨大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