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教会历史,每一位圣人,从方济各亚西西到依纳爵罗耀拉,从圣女小德肋撒到印度的德肋撒姆姆,他们都是团体和时代的弱小者,然而,他们因为生命中有了“天国的种子”,却长成了一棵棵“时代的大树”,让当代和后代的人
(M.V.,25)于是,在人与天主相遇的地方,即耶稣基督内,方济各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耶稣的崭新形象:耶稣基督是天主慈悲的面容!(M.V.,1)在耶稣内,无处不是怜悯!
我认识你,从内到外,彻头彻尾。我了解你并知晓你的一切,连你的每根头发我已一一数过。你生活中的每件事对我都意义非凡。我年复一年地陪伴着你,即使当你徘徊时,我仍始终不渝地爱着你。
如同《致天主子民书》那样,大会重申要「聆听及陪伴所有的人,包括那些在教会内遭受侵犯和伤害的人」,迈向「修和与正义」。这「需要处理那些纵容如此侵犯发生的结构性状况,作出具体的忏悔举动」。
耶稣保证说:“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条;那住在我内,我也住在他内的,他就结许多的果实……你们如果住在我内,我的话也存在你们内,如此,你们愿意什么,求罢!必给你们成就。”
在最后晚餐中,祂建立了圣体圣事,使我们只要愿意,随时能同祂亲密接触,而且是生命的共融:天主在我们内,我们在天主内。
所有的基督徒从这次与耶稣的相遇中有所体会,祂的话语使我们的心火热(路廿四:32),这复活的经验召唤我们更深的在基督内合一。
主内的弟兄姊妹:主佑平安!经过了四旬期的准备,又以圣枝主日开始了圣周,今天开始,我们应该放下一切,进入我们内心的圣城,跟随基督,经历死亡,迈向复活。谨奉上恩师安鹏浩神父的一篇反省,彼此共勉。
对他们中的许多人来说这是个大好机会,能够加深信仰、选择留在教会内并且服务教会。这些青年抵达罗马时会体验到他们人数众多,感受到自己是普世教会的一分子。
中午12点,在堂区的餐厅内,满满的9桌人在喜庆的氛围中一起共进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