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主教而言,分辨能力则是在子民当中得到的恩典,它引领子民获得救恩。主教既不是自命不凡的‘恩主式父亲’,也不是畏缩和独处的‘孤独牧人’。
教宗进而勉励道,我们要学习克胜冷漠,以具体行动伸出援手帮助穷人,帮助上主受伤的肉体,因为在穷人身上,在他们的脆弱中,蕴藏着一种救恩的力量,那是我们进入天堂的通行证。
艾恩斯利•约瑟夫(AinslieJoseph)是一位有三个孩子的父亲,他说:天主化身为人。我们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遇到祂,尤其是在困难处境中。在我们需要的时候祂来援助我们。
上主,求祢向我们显示祢的宽仁,求祢赏赐我们祢的救恩(参閲:咏一二三3;八五8)。教宗最後提醒信友们,每个主日的降福和洒圣水尤其提醒我们圣洗圣事能消除一切罪过。
教宗提醒我们应该跟随贤士的榜样,他们时刻准备走出安逸,去会晤带来救恩的耶稣。若我们秉持这种态度,就能过上美好的生活,在信德、望德和爱德中成长。
我们也应询问自己,若我今天蒙主恩召,我的遗产是什么?哪些是我作为生命见证将留下的遗产呢?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扪心自问的美好问题。
是举目望天,感叹主恩浩荡?还是俯首沉吟,叹息光阴似箭?值此辞旧迎新之际,让我们拨冗敛心,安守心神,求主教导我们详数岁月,使我们达到内心的智慧(咏90:12)。
有人凸显「对耶稣被定罪感到不正义、对这奥秘起反感和不理解」;也有人强调「十字架的矛盾,唯有在信德层面才能明白它是救恩的工具,而非压碎正义感和人类的不合情理」。
我们现今也给你们报告喜讯:就是那向祖先所应允的恩许,天主已给我们作他们子孙的完成了,叫耶稣复活了。
这样的教会需要救恩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