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反问自己:这些人心里到底有什麽?我们心里到底又有什麽,致使我们去鄙视、虐待、讥笑弱者?一个人如此对待另一个比他强的人,我们可以理解,或许是因为嫉妒对方。然而,为什麽要如此对待弱者呢?
依撒意亚论你们预言的真好,他说:‘这民族用嘴唇尊敬我,可他们的心却是远离我;他们恭敬我也是假的,因为他们所讲授的教义是人的规律。
这是人的一个通病,就是当看到别人比自己多的时候,我们自然的感觉就是我少了;看到别人有成就的时候,自然就觉得好像我就不够好了,虽然事实并不是这样。在圣经里我们看到很多类似的例子。
这种阶段性总结,不仅使人感受收获的喜悦,还可以吸取失败的教训,在来年扬长避短。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群体,一个家庭以及个人,很有必要在一年结束时回头看。
托伦蒂诺神父阐明,人需要漫长时间才能摆脱完美主义的执着,从而克胜那将虚假形象强加於现实的恶习。
神父援引《福音》中荡子的比喻,説明在人的内心旅程中将自我作为一切事物的原始和终结,这是一个极大的危险。在荡子比喻中,我们看到一个人类家庭的场面,我们每个人都出自这个家庭。
因此,圣体圣事不仅把人从自私自利中解救出来,更使人与众人结合在一起,与基督成为一体。教宗进而强调了某些领受圣体的重要元素。他说:在领圣体之後,静默、静默的祈祷,有助於将这恩典珍藏於心。
十字架告诉人:耶稣借着苦难救赎了我们。空坟墓启示人:他真的复活了,已经不在坟墓了,基督信仰是真实的。十字架是舍弃自我的标志,空坟墓是获得永生的见证。走天国的路就是带着永生的希望不断舍弃自我的过程。
杨杲恍然大悟说:人岂不如羊?从此常去四五十里远的蔡家坡,给母买菜。后来,杨母生了眼疾,杨杲听说太白山上池水能洗愈,杨杲冒着炎暑负母涉渡渭河,攀登太白山为母亲洗眼睛。
「这道通谕的起草和对它的回应,让人感受到梵二大公会议后最早的教会张力,张力的结果与这份文件紧密相连。对于准备这份文件的合作者来说,在梵二革新的要点上肩负起责任,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