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所有的人都蒙召服从最高权威。基督信仰和修会所说的服从幷不是执行法律或教会和修会的意向,而是寻找天主过程中的一个时刻,这过程通过聆听天主的圣言,认识天主爱的计划,基督的重要经验。
(《关于受难的十二篇讲道》,7)兄弟姐妹们,这就是我们蒙召要成为的:我们所吃的,成为“感恩祭式的”,即人活着不是为自己,只以占用和消费的逻辑而行事(参阅罗14:7),而是知道把自己的生命作为送给他人的一个礼物
教宗说:“罗马蒙召接纳所有的人,让每个人都能认出自己是天主的子女,彼此皆为兄弟姊妹。”罗马成为款待的工地教宗提到《众位弟兄》通谕,指出为这个圣年所选择的格言的诠释途径之一,正是在普世友爱中能找到。
他向有志成为司铎的人以及“拥有圣召使命的年轻女性”提供经济支持,若她们面临“危险”,他更会不遗余力地为她们寻找“接纳她们的家庭”。
在这进程中,教会聆听圣神的声音,蒙召“看清自身的经验,并认出为活出共融、实现参与和促进耶稣基督赋予她的使命所要迈出的步伐”。教宗表示,地方教会需继续同道偕行的进程,将《最后文件》视作自己的珍宝。
教宗写道:“我们必须意识到,今天我们要怀着莫大的责任感去做出我们面前的战略决策,因为我们蒙召确保天主所托付的使命的未来。”
—————延伸阅读—————讣告:深爱中国的奥地利耶稣会士米理朋神父P.RobertMiribungSJ蒙召谨以这组照片纪念这位忠诚的修会会士,并继续以祈祷纪念这位深爱中国的国际友人。
需要询问的是:“在教会的决策过程中,哪种态度符合我们关于圣召、神恩与职务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的相互性与互补的表述?我们又如何表述每个受洗者的尊严呢?”
尽管目前没有初学生,但对有新圣召的希望依然存在。年轻女性表现出对隐修生活感兴趣。对加大利纳修女而言,她的使命是做见证,不是用深奥的言语,而是在每天的简朴生活中。“我们不必做大事。
此外,教宗也鼓励青年考虑司铎或奉献生活圣召,称“法国司铎短缺”的现象为法国和教会来说是“一大不幸”。教宗最后勉励辅祭员见证出在弥撒中服务的荣誉感和喜悦之情,期许他们坚持为世界带来希望的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