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满怀慈悲的临在教宗由此省思了《圣经》中雅依洛的女儿的故事(参阅:谷五22-43),强调天主在死亡中满怀慈悲的临在具有改变的力量。
教宗说,“耶稣容光焕发、祂的衣服发光,是预示复活的图像,给与那些恐惧的人光明,希望的光明,穿越黑暗的光明:死亡不是一切的最终结局,因为死亡将开启复活的喜乐”。
因此,我们以天主之名要求我们的子民警觉到此刻的严重性,并要促进带来生命的一切,谴责导致死亡的一切。我们这麽说,是因为我们愿意强调人民享有抒发己见的权利。
连你们从前也与天主隔绝,并因邪恶的行为在心意上与他为敌;可是现今天主却以他血肉的身体,借着死亡使你们与自己和好了,把你们呈献在他跟前,成为圣洁、无瑕和无可指摘的。
耶稣带给我们的福音是自由——这并不是免除我们痛苦、疾病、死亡的自由,而是在痛苦中、在疾病中、在死亡中去体验的自由。耶稣从来没有承诺要除去我们的病痛。
为了爱,基督让自己被杀害,正因为如此,他摧毁了作为最后结局的死亡,因为在他身上最后的结局乃是生命。他和无法摧毁的生命乃是一体,这样,生命经由死亡重新绽放火花。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再来解释同一件事。
这预示着潜意识中人对死亡之后的拯救的期盼。生活中人常常为现世各类需要、生存条件和期望所遮蔽,以至于人无暇或忘记自己死亡的最终命运,倏忽然,不知死之将至。
这个逾越奥迹包括主耶稣的苦难、死亡和复活。是的,我们基督徒也庆祝主耶稣的苦难和死亡,不只是庆祝复活,因为,主耶稣的苦难和死亡是天主爱人的最大、最深和最彻底的表达。
其实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生命形式的暂时改变。耶稣说过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
若一切皆以死亡告终,祂对我们而言就只是一个至高奉献的榜样,而这不可能产生我们的信仰。祂不过是一个英雄。不!祂死了,但又复活了。信德源於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