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就像一只死咬着骨头不放的狗,让一些念头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畅销书作家理查·卡尔森博士在《别为小事抓狂》一书中,提到他的亲身体验。很多年前,他曾活得忙碌不堪。“追求成就,成为我人生的一切。
古代以色列人选择了脱离埃及的奴隶生活,去“占领上主誓许给你们的祖先亚巴郎,依撒格,雅各伯和他们后裔的地方”,可每当遇到困难,以色列人便满腹怨言:“不要扰乱我们,我们甘愿服侍埃及人,服侍埃及人比死在旷野还好呀
他们被拉到批斗会场,人们拼命的喊着口号,拼命的用手边所有的东西向可怜无助的他们,发泻着革命群众对阶级敌人的怒火,石头、砖头、死老鼠……一齐向他们扔过来,他站在她身边竭尽全力的保护着她。
肉身的克苦,为我们的灵魂也发出了光辉,肉身有一天死亡了,灵魂登天堂享见天主。所以教友总应是禁绝世乐,牺牲克己,修饰灵魂。在此封斋期中,正是我们洁净灵魂的时候。
由中山至山顶“之”字形山路蜿蜒曲折,直达峰顶大殿路旁设有“苦路十四处”,我们拜着苦路直达山顶,崎岖的山路象征着世俗之路的曲折和升天之路的艰难,耶稣为赔补我们世人的罪过,背着十字架,上加尔瓦略山,甘愿受死交付了自己的生命
洗礼就是:1、与基督同死、同埋、同复活(罗6:3-4;格前6:11;铎3:5-7);2、重生进入天主的国(若3:5);3、穿上基督(迦3:27;格前12:13);4、又如同基督,受洗后,便领受了圣神的印记
她曾经生过一个儿子,但因是头胎,从没抱过孩子的她出门时,便把孩子的两腿岔开,分别扛到两肩上,孩子便头朝下在她的背上,等被人发现时,孩子已经死去了。她后来又生了两个女儿,并且现在已经嫁出去了。
在《路加福音》的记述中,无辜的耶稣被夹在两名凶犯中间,死在十字架上。教宗评述这段福音说,耶稣在十字架上向我们表明天主的救恩能抵达任何处境的任何一个人,即使他的处境最为阴暗和痛苦。
雅各伯宗徒的话仍具有现实意义,他说信德若没有行为,自身便是死的(雅二17),因为它无法施展作为,无法行善,无法行爱德。教宗说:总是有一些人忍受饥渴并需要我的帮助。我不可委托任何一个人作代表。
耶稣遂称黑落德为「这个狐狸」,并表示祂必须前行,因为先知不宜死在耶路撒冷之外。耶稣斥责「封闭的耶路撒冷」,直指它屡次残杀奉命而来的先知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