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期间她也劝了她的老邻居领洗入教,并做了她的代母。她的丈夫是一位虔诚的神道教徒,对圣衣也很敬重,但谁也不能劝他信天主,奇怪的是在他临死前三天忽然改变了初衷,领了圣事平平安安的死去。
他立即向全球天主教友发表劝谕,他写说,当时的状况在大家心中“填满了恐惧与痛苦”。教宗本笃十五世指出,欧洲许多地方受到武器的摧残,被基督信徒的鲜血染红。
这几年中,妹妹(孩子的姑姑)一家人信奉天主教,经常给我讲一些圣教要理,并劝我信教,我总是推辞。
教宗继续说,符合基督精神的教育不仅是要理讲授,这当然是其中的一部分;也不仅是劝人改教,况且你们永远不要在学校内劝人改教!符合基督精神的教育指的是,让年轻人了解人性价值的一切现实,其中一个现实就是超性。
宣讲绝不能是悲伤或是中性的,因为它是全然个人喜乐的表现:『喜讯是天父的喜乐,祂不愿意失去祂的任何一名子女』(《福音的喜乐》宗座劝谕,237号)。」
问:《福音的喜乐》劝谕多处引证弥撒讲道的内容。请您谈谈,除了这道劝谕外,教宗为何还在许多机会上强调弥撒讲道在基督徒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他儿子就劝他说:“你又管不了那些事,还老生那么大气,把身体气坏了怎么办?你也像我姑姑她们那样,礼拜天到教堂去,多接触一些人,说说话,聊聊天,比你整天闷在家里强得多。”老崔却置若罔闻,不为所动。
记得有一次,她的一名同事夫妻之间闹矛盾闹得很厉害,要离婚,谁去劝也不管用,她就亲自来到她同事的家里,给他们讲教会的一些道理,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服他们,没想到这次真的奏效了。
“你们不可劝人改变信仰。你们的传播该当具有基督信仰的本色,不可劝人改变信仰”。教会若没有吸引力,就不会成长,传播因此该当成为见证。“倘若你们只想传播没有仁爱和美善的真理,你们就该停下来,别做这事。
教宗引用《生活的基督》宗座劝谕,强调复活主基督能在我们每次跌倒时,扶我们重新站起来。教宗说:“当你因悲伤、怨恨、恐惧、疑惑或失败而感到衰老时,祂总是陪伴在旁,重新赐给你力量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