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第62届普世圣召祈祷日,天主教澳门教区下午三时整于主教座堂举行感恩祭,特别为普世及本澳教区圣召祈祷,由教区首牧李斌生主教主礼,多位司铎共祭。
(户33:5-49)“亚巴朗之子,达味之子耶稣的族谱:亚巴朗生依撒格,依撒格生雅各伯,雅各伯生犹大和他的兄弟们……。
妻子仰望着十字架上的救主耶稣,平静地说:我心里很平安和甘饴,没有一点紧张和恐惧的感觉。不管咋样,我和女儿、女婿们仍然很担心,毕竟是心脏手术啊!
也曾看过一句话:能共苦,却不能同甘。有多少亲人、挚友在患难中相互扶持,面对风雨彼此鼓励一同前行。然而当生活好起来,金钱多起来时,矛盾却如春后的竹笋般一个接一个的破土而出。
百忙之中挤时间到处招募、受邀分享,奔波劳碌,虽苦亦甘。刘纪坤说:“既照顾家里的事业又服务于婚前恳谈,有时确实很累,但看到一些情侣的收获时,感觉一切付出都值了。”
三、无故受伤与主相遇在北京全国修院一年的学习中,每一个灵修操练都让任神父感觉新鲜,受益匪浅,借着老师们每日的精神大餐,他品味到了主爱的甘饴,心灵荒漠里出现了绿洲,枯萎的生命再现生机。
一年的实习一路走來心情的起伏与冲击,有甘有苦,有欢笑,有感动,也有泪水,各种滋味,使我的生命如此丰富,若能細細的体验,也是我人生的一种经历和回忆。
在伯达尼,玛尔大(拉匝禄及玛利亚的姊妹)以香液傅抹耶稣(见谷14:3-9),茹达斯责备耶稣,说这是浪费,因为这贵重的香液可卖很多钱来施舍穷人。
1134年开封犹太人建立会堂时,其时开封被女真政权的金王朝占领,宋王朝已南逃偏安于一隅,按照纪年习惯,应记为金大定三年,但却在明代的碑记中记载为宋孝龙兴元年,癸未,列微伍思达领长其教,俺都拉始建寺焉。
透过天主的恩宠助佑和传教员们的不懈努力,我们堂区的领洗人数日渐增多,第一年领洗了五个,第二年就达到了30多个,第四年时,很多教外老人到教堂来找到我说:你是神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