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过头来,再看看我们的天主教会的福传,真是比人家逊色不少。有时候我也很困惑,常常这样问:为什么我们堂而皇之的天主教,在福传和传教方面,倒不如人家这些非法成立的地下教门呢?
另一条路比象征性更宽广,也是文化上的,仍是在圣经中找到谈论圣神的巨大象征。我只举出两例。首先是吹气。吹气、呼吸的主题说的都是生命。
主耶稣实实在在告诉我们说:“这穷寡妇投入库里的,比众人所投的更多。因为他们都是自己有余,拿出来投在里头。但这穷寡妇是自己不足,把她一切养生的都投上了。”足见她奉献的精神,令人感动不已。
杨老师更是具体地传授给我一些文字福传方面的实用技巧:比如故事里讲信仰,信仰中讲故事比较能吸引读者,引用名人名言,引经据典,才更具有说服力,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他为我用,才能融会贯通。
人生如登山,一步一步往山顶上攀登,到了山顶又一步一步往下走,下山比上山还要难。百折不挠,不畏艰险,勇于登攀的人固然可敬,而到了顶峰,不恋高位,激流勇退,能上能下,宠辱不惊的人,更难得可贵。
我的父亲出生在一个世代信奉基督的老教友家庭,由于父母早逝,11岁成了孤儿,是教会神父领养了他,并在教会学校念书。父亲聪明过人,7年的学业4年就读完。为了养家糊口,他放弃了继续深造的机会,外出打工。
平日里,定时为神父们洗衣服、拆洗被褥,让我终身难忘的是,本堂李保存老神父卧床期间,老人家不但每天探望,更不嫌脏,把带有屎尿的衣、被带回家中清洗。
二、皈依天主,绝处逢生胡建民的母亲除了祈祷和耐心劝导儿子外,还请本堂神父、修女和教友们到家中为建民讲解天主的奥迹,教会的道理,并送上圣经、圣书和教会报纸,使他那干渴的心灵得到了灌溉和滋养。
巧姑:当然比咱家强多啦!常年开着门诊,闺女又是师大毕业,在中学教书,一年收入少说在五六万呢。不过,女方要的条件倒是不高。常友礼:什么条件?巧姑:很简单,跟咱明凤的条件一样。常友礼:你说什么?
虽然神父应在信仰上率先垂范作教友们的领头羊,然而兰神父却在某些方面还向这位教友学习。这不仅让笔者感到惊讶,更引起了笔者的好奇心,这究竟是一位怎样的人物呢?神父又在向他学习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