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6月8日春季教义班集体领洗至今已近两个月,为避免新教友因领洗后信仰生活的一贯化造成热情的减退,堂区发起举办“教友之家”联谊活动。通过活动明确教友是堂区的主人,堂区是教友们信仰上的家。
欧洲主教团委员会的秘书巴里奥斯(ManuelEnriqueBarriosPrieto)神父是大公代表团的成员之一,他向本新闻网谈到基督信仰教会向欧洲理事会发出共同呼吁的重要性。
“教堂是我们信仰的家园,建设好教堂是大家共同的心愿。”在交流环节,教友们热情高涨,踊跃发言,从修复方案的细节考量到后续维护的长效机制,纷纷结合自身想法建言献策。
参观了陕西门徒训练营,受到本堂苏神父及会长的热情接待,苏神父如数家珍,道出了门徒班已走过的五个春秋中的种种感人奇事,据说:每期八天,每届三年,完成750个课时的培训后,才能拿到结业证书,这是挑战,也是牺牲,更是每位学员信仰成长的阶梯和过程
———称其信仰天主教莎士比亚原来不只是文豪,还是伊丽莎白时代一名“反党”?莎翁剧中所用词汇原来均有所指?
回首婚姻历程,冥冥之中充满着在主内的安排,深切体会到信仰既是人类生命的依靠,同时也是婚姻生活中的核心份子,人是依靠天主而生活的。
上世纪五十年代,父亲因信仰问题入狱,我也辍学了,后来嫁到了外教家庭中。丈夫尊重我的信仰,并有信教的意向。“文革”时期,教会蒙难,我把母亲赠的圣家像放在大衣柜里,天天坚持念早晚课,一心依靠天主。
经过一段不可知主义的——什么都不信的青春期——在大约二十岁的时候,玛达肋纳与主相遇,被一些有信仰朋友的见证所打动。
我父母都没有信仰基础,但听我爷爷曾经说过以前他的一位姑妈是嬷嬷(修女),除此之外好像未有任何信仰的痕迹。
看着教友如释重负的面容,神父也笑了……在慈悲禧年当中,朝圣真的成为不少人悔改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