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哑巴张超兄弟传教的事迹中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当今教会的福传工作,不需要高谈阔论的演讲家,而需要的是神长教友爱的见证,让教外人从我们善的行为上认识慈爱的天主。张超兄弟心系福传,为福音传的太慢而着急。
他的事迹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他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带出了一批好神父、好修女,对世俗一无所求,只求天主的光荣。他所带领的神父和修女,有的连个自行车也没有,衣着非常朴实,传教效果依然非常可观。
从这个事迹中我体会到一条普遍的公式:特大困难的解决=小小奉献+耶稣的祝圣。这个公式给我们的信仰生活送来了一把解决任何困难的万能钥匙。
教宗举的第二个实例是发生在斐理伯的凯撒勒雅境内的事迹。当时伯多禄率众人之先,承认耶稣是默西亚,永生天主之子。教宗说伯多禄这个宣认的行为,好像在自己身内种下了一颗教会在未来宣发信德的种籽。
她们的英豪事迹使我由衷地敬佩,强烈地吸引着我向她们学习。而我性格好动,性情好强。“火蝎子”是人们赠送给我的又一名号。我又喜欢阅读武侠小说,很想成为一个孔武有力的军人,冲锋陷阵以成名。
当天的弥撒福音叙述了玛窦蒙召的事迹。耶稣从那里前行,看见一个人在税关那里坐着,名叫玛窦,对他说:‘跟随我!’他就起来跟随了耶稣(玛九9)。
并特别宣讲了保禄宗徒的事迹,从保禄的出身、主的大器皿、保禄的梦(大使命)三个方面阐释了保禄宗徒的从迫害基督的大罪魁到基督的大器皿的变化。号召大家学习保禄宗徒的精神,努力福传,使人人都得沾救恩。
教宗的省思以《路加福音》中耶稣治好癞病人的事迹为题材。这个癞病人见到耶稣,就俯首至地求祂说:主,祢若愿意,就能洁净我(路五12)。
教宗然后把耶稣在玛尔大、玛利亚家里作客的福音事迹和青年人的生活联系起来。教宗说:在世青节期间,耶稣愿意进入我们的家;祂将看到我们的担忧、我们的忙碌,就像玛尔大那样;祂将等待我们像玛利亚那样聆听祂。
《圣人传记》也是常常摆放在我书桌上的“法宝”,每当遇到打击和挫折时,我总会翻看那上面的圣人事迹,借以激励自己持守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