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春意盎然的时节走进我们的生活;他亲吻病患、祝福孩童、接近弱者;其训导简洁明了,直抵人心,唤醒了众多麻木的灵魂;其简朴作风、谦虚态度、宽广胸怀,感动了世界,重塑了大公教会形象,为教会复兴带来了希望及动力
可悲的是,大家(包括我自己在内)也渐渐地习惯了、麻木了。圣经中所说的“不可杀人”,不仅要求我们尊重他人的生命,也要求我们尊重他人的心灵和人格。
其实,有许多青年人往往找出种种借口来安慰、欺骗、麻木自己,抑制自己内心的抗议,以“这种职业能赚钱”、“将来一定不干”等借口来掩饰自己内心的不安,这是镇静与麻醉良心的一种安眠药!
是否早已麻木的神经被这一件件我们都曾经历的往事蓦然触动?我反复看了四遍,意犹未尽,我还伤感,想哭,于是我就提笔在笔记本上将它抄写下来。抄写时,你知道那是怎样的感受吗?
耶稣在祈祷中不想去除人性,也无意使人麻木。祂不希望我们减少求恩和需要而学习忍受一切。相反地,祂愿意我们的各种痛苦、各种不安都上达高天,化为交谈。
最后是邀请我们以禁食自我反省,放下对凡俗事物的依恋,免得世俗化造成心灵麻木。」诚如耶稣所说:「你的财宝在那里,你的心也必在那里。」(21节)教宗将我们的心灵比拟为「磁铁」,必须依附著某样事物。
继发性畸形是由于身体麻木部位的损伤而引起的,如手足皲裂、伤口和足底溃疡,手足指趾缺失、角膜溃疡和足骨破坏等。
以前,我因忙于世俗之事和对信仰的冷淡,从未亲身参与,有时近乎麻木的心还觉得这只是一个形式,一个秀场罢了。下午回到办公室,我有些夸耀地喧嚷谁有认识的孤寡老人?
尽管我们有看似先进的敏锐性,我们有精细的心理分析,谈论行为障碍、心理健康、儿童的幸福、家长和子女的焦虑,但我们是不是对儿童心灵的创伤感到麻木了?
男孩子回答我,一脸的麻木。男孩子是找基督教堂,结果找到天主教堂来了。真好,那我们都是兄弟姐妹了,请问你是附近的居民吗?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呢?我努力和男孩子寻找可交谈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