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种基督徒只关心自己与天主的关系,那是「封闭、自私」的关系,听不见别人的呼声。教宗解释说:「这种人今天也听不见许多需要耶稣的人的呼声。
许多国家都在这一天庆祝圣体圣血节,教宗强调:没有圣体圣事,教会就无以为继;而且圣体圣事也是对抗今日世界越来越深入影响人类思维的自私利己文化的一帖解药。
教宗在礼仪结束时诵念了一篇祈祷文,指出基督的十字架既是残杀人的刑具,也是得胜的旗帜;世界有暴行,人类道德败坏并自私,但也有善良的一面。公拜苦路礼仪中,参礼的信友们手持蜡烛与教宗一起默想基督的苦难。
上帝不是自私的,为了人类本身的利益,祂把自己的儿子献给了人类。在这个自私、消费主义、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里,我们也应该成为这种奉献精神的代言人。
教宗指出,思索死亡我们就不会被囚禁在现时自私的迷宫内,晓得我们不是时间的主人。当天第一篇读经记述达味王的死亡(列上二1-4,10-12)。
教会的自私与神学的自恋:当教会不走出自我的时候,教会就会成为一个自我封闭的团体,进而会生病,就像一位佝偻的妇女,她用福音仅仅来为自己服务。
(梵蒂冈新闻网)在一个不信任日益增长、自私、甚至拒绝的时代,我们迫切需要建立人与国家之间的联系,好使每个人都能喜悦地感受到他作为世界居民、公民和未来主角的责任感。
这就是为什麽孤独正在侵袭着老年人、丧偶者、被遗弃的一方、不被理解和倾听的人,封闭在自私、暴力中和为财神做奴的人,躲避战争和迫害的移民与难民,以及深受消费主义和丢弃文化毒害的青年人。
然而要和“生命”对话,就必须回归生命的本色,而无止境的欲望和自私,只能使我们离生命的本色越来越远。虽然迷失了,却全然没有察觉……
人总要长大,其实长大本身并没有错,关键问题是,随着科学与物质化的思维在人们心中位置的提升,对物欲的渴望和追求成了人们生活的主要部分,自私随之膨胀,一个纯真和善良越来越少的社会环境注定了孩子成长过程中必定会离善良和纯真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