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从白冷出发,穿过西乃沙漠的北部进入埃及到达塔尔巴斯塔城(TalBasta)。
今天的人更需要耶稣,因为在俗世城市的‘沙漠’中他向我们谈天主。教宗说,保禄六世任职期间度过了梵二大公会议之后的痛苦年代,在光明、希望和紧张的局势下表现出对基督新娘的酷爱。
医院、孤儿院、学校、修院;紧急援助:通过圣座一心委员会进行的震灾水灾等的救灾工作;支持人民进步基金会协助拉丁美洲的农民和原住民、支持若望保禄二世沙哈尔基金会协助非洲对抗沙漠扩展。
所谓得不到保护的人,是指那些为了逃避天灾人祸、饿、战争、人权遭侵犯,而冒生命危险,千辛万苦跋山涉水,穿越沙漠的难民。
教宗为萨赫勒地区人民蒙受的苦难深表忧虑,他说,近几个月以来,由于干旱和沙漠的推进,粮食资源大量减少,那个地区处在饥荒的严重威胁下。
可是,每当看到踩三轮车、踩单车的、过路的行人能够擦把汗,干渴之中喝到清凉的冷开水,对于实行仁爱的基督徒来说,能做“沙漠的甘泉”,是最大的欣慰。
这次遭遇使我翻越沙漠、进入森林和战区。使我去见世界各地的领导人和普通人。”他在旅途上见过的重要人物,包括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和美国总统布什。
这所学校几乎成了沙漠中的一片绿洲。对很多人来说,教育构成真正摆脱剥削、贫穷和社会排斥等危险的进程。教宗方济各中学成立至今已有三年。萨巴蒂诺解释说:「今天看见学生的毕业照,我满心喜悦、倍感欣慰。」
他指出,青年在现代社会的沙漠中前进,受了很多的痛苦。慈幼会士们在耶稣圣心的记号下所进行的工作,几乎是要提醒人们青年在主的心中占据了特殊的位置。
教宗今年四旬期文告的主题是《穿越沙漠,天主引领我们走向自由》,受到《出谷纪》这段经文的启发:“我是上主你的天主,是我领你出了埃及地、奴隶之所。”(参阅:谷廿1-17)自由正是帕罗塔这些作品的核心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