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指出,基督徒会说:「上主,祢已经赐给我太多恩惠,为我受了太多苦。我能为祢做什麽呢?上主,请取走我的生命、我的意志、我的心灵,一切都是祢的。」这是爱恋耶稣基督的自由,因着信仰耶稣基督,蒙圣神所印证。
而天使接下来的一句话:圣神要临于你,至高者的能力要庇荫你,因此,那要诞生的圣者,将称为天主的儿子(路1:35)让她疑虑顿失,并由衷地说出那句我们耳熟能详的话:主之婢女在兹,希惟致成于我,如尔之言。
教宗这一天的行程是沿着维泰尔博的主保圣人,圣女罗萨和巴尼亚雷焦的圣文都拉的足迹展开的,昨天7月15日正是圣文都拉的瞻礼。维泰尔博这块地方在许多世纪中与教会的历史深深地交织在一起,也与几位教宗结下了缘。
去年十一月廿五日,兰贝蒂在意大利Rai1频道的一个宗教节目上,激动地哽咽着解释:这段文字并非教宗随意找人写的,而是他以第一身写的。这封信我一直小心保存着,它给我力量继续走下去。
倘若可以,我们要尽可能善用这段时光:让我们慷慨大方,协助我们周遭有需要的人,或者透过电话或社交网络关切更孤独的人,我们要为意大利及世界各地饱受磨难的人恳求上主。
让我们今天祈求上主赐给人人一个正直的良心、廉明的良心,好能在天主面前不感到羞愧。」当天福音讲述,司祭长和法利塞人开会决定杀害耶稣(参阅:若十一45-56)。
他说:“这是一个非常小的教会团体,但有一群蒙古信友以极大的勇气和责任感跟随了上主,加入天主公教会成为普世教会的一部分。因此,在蒙古做牧人就好像宗徒们刚开始时经历的一样。”
以色列的妇女们就对纳敖米说,卢德这个外乡女子“胜过七个儿子”,这婚姻“蒙受上主的祝福”。教宗说,这样一来,“纳敖米在她的老年将看到有份于这新生世代的喜乐”。“看看有多少‘奇迹’伴随着这个老妇的转变!
回到友弟德的榜样:她年纪轻轻就守寡、膝下无子,但她晚年活出了「圆满又安详的时节,意识到要善尽上主托付于她的使命」。
罗马的教会当然也面对相同的宗教信仰上的挑战,然而他们却采用了另一种对策,订定1月1日举行一个玛利亚庆节,纪念天主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