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难之时冒风险行圣事从十年文革时期走过来的教友都知道教会的艰难,神父们给教友行圣事做弥撒送终傅是冒着风险,常常是夜间偷偷的在教友家里不敢公开,一旦被红卫兵发觉有人告密,神父要戴高帽游街示众挨批斗。
耶稣是主,这是我们在心里和口中都必须公开承认的。福音,这是独一无二的信仰,它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天主、基督、圣神等这样的词汇包含了我们信仰的核心,不能不讲,不然,我们所讲的一切,都是文不对题。
圣父若望保禄二世,于2002年10月16日,把“耶稣在约旦河受洗”作为新增玫瑰经光明五端中第一个光明奥迹,因为这是基督公开生活的开端,是具有特殊意义的时刻。
当耶稣离开纳匝肋,开始在巴勒斯坦各地公开传教时,他完全和唯一地关心他父亲的事业。
故事的前半部,讲的是小儿子和公开的罪。它让人很明显地看出,人们所犯的过错,做了许多不该做的事。故事的后半部讲的是隐秘的罪。罪过是隐藏在心中的不满、不平的怨怒,他们都需要父亲的爱和支持。
(玛5:14)这就需要司铎始终怀着一颗充满爱与正义、圣洁透明之心,摒弃私心、利害和暗箱,在为人处事中公开、公正、公平,使这光和城显耀天主的正义与慈悲。
至少三万人聚集在纳匝勒悬崖山下,参与教宗本笃十六世在本次圣地朝圣之旅中主持的最后一次公开的隆重弥撒圣祭。明天,教宗将结束圣地行返回罗马。诚然,圣道礼仪始终以家庭为核心。
王毅外长进一步指出,方济各教宗多次公开表达对中国的热爱和祝福。今天是中梵外长首次举行会晤,这是一段时间以来中梵交往的继续,也将为今后双方的往来开启更大的空间。
附:「圣座国务卿致函该刊主编习安东神父的函」圣座国务院4594/20/RS号梵蒂冈,2020年3月27日尊敬的先生:感谢您二零二零年三月七日关于《公教文明》中文电子版即将公开首发的函告。
对教宗而言,这代表着欧洲应当「向超性敞开,让信徒能自由地公开宣认信仰,在社会上提出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