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接着谈到何为天主的子民说:教会是天主的子民,就是说天主本身并不属于任何民族,因为是祂召叫、召唤了我们,邀请我们加入祂的子民。
世界虽然变的越来越小,但分裂和排斥依旧存在,传媒能帮助我们更加感到彼此是近人。教宗从这个思想出发,反思他首篇社会传播日文告的内容。他首先提到,相遇文化要求我们不但愿意给予,也要接收别人的讯息。
可是我们基督徒的“希望”又是什么呢?是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而又复活的耶稣基督(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语),他是我们逆境中的希望,是我们唯一的仰仗。
天主是如此地强有力,以致能够使自己成为手无寸铁的软弱者,并以没有自卫能力的婴儿的形象来和我们相会,好使我们也能够爱他。
袁神父对工作一丝不苟,他的认真程度常常让我们夫妻感到不可思议,我们只有在这种“重压”之下勤于劳作,然而当一个精美的资料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成功的喜悦往往会使我们忘记曾经的疲乏。
受朱主教委托,孙振华神父在圣保禄老教堂的大门前主持开始礼仪,孙神父在礼仪中代表主教劝勉教友们:要以今天作为开端,使我们在未来一年,深入经验天主的恩宠及和好,怀着喜乐之情,聆听慈悲的福音。
圣言圣事的行动超越了我们本身及我们的能力,让我们触及真理与天主的旨意。然而,我们怎样才能让天主圣言成为圣化人灵之道呢?坎塔拉梅萨神父引用《雅各伯书》所建议的三个步骤。
在今夜我们将自己交给天主,向天主开放自己,让耶稣来触碰我们,拥抱我们疲惫的身体,疗愈我们受伤的心灵的祷词的引导下,人生的长卷在一点点展开:从母胎,幼儿时期,童年时期,青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直到老年时期。
正是在缺乏自由时,我们才感到自由是多麽可贵啊!然而,尽管我们因疾病和坐监而受到了限制,耶稣仍赐予我们自由。这自由源自我们与祂的相遇。
那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我们全院修士和近20位神父聚集在佘山山顶圣母大殿中等待着德肋撒姆姆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