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家里总是充满了天主的爱,充满平安喜乐。为什么她家这么和谐平安呢?就是因为妈妈活出了基督的精神,立下了好表样。她从来不多说话,也从不批评孩子们,只是按耶稣的精神去做。
纵观圣神安慰会的发展历史,从无到有,如果没有老会长姆姆的付出,就没有修会的今天,她用基督的精神培育了100多位修女和两届领导人,这就是爱的见证。
后来才了解,这位热心的姐妹常为了爱天主而废寝忘食,置家务事于不顾,有时先生下班,孩子放学回家,都得自己动手下厨,才有饭吃;有时太太正在炒菜,电话一来,就坐下来分享半个钟头,菜也焦了,油也干了,只差没起火燃烧
不能在你心里超过比爱天主还有趣的事,要离开你的父母及你的姐姐,然后去修院”。我当时听了神父的话,怀着信德说:“假如我去了修院,我可以为他们祈祷,将来在天堂上,我可以见到他们”。
的确,与中国人口相比,是微乎其微;与基督新教人数相比,差距甚远。有一省会教堂人士说:“主日圣堂教友满满的。”我一数不过五、六百人,与该市人口千万人相比,千分之一都不到,哪有自喜之理。
同时,增强了“使教会走向社会,使社会认识教会”的透明度,从而宣扬了基督。第二,献上水果,适应文化。在弥撒奉献饼酒时,也奉献了两盘蜜桃,藉此,表明对天主的感恩、崇敬和赞颂。
他先从美国的各派基督新教作为研究对象,接着他又研究了东正教、犹太教、佛教。然而使他归宗的却是他最后研究的天主教。因为天主教的人生真理感化了他,熏陶灸热了他,也改变了他,耶稣基督的爱催迫了他。
在场的宗教领袖来自基督宗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和锡克教。各宗教领袖轮流以自己的语言和方式祈祷後,教宗发表了一篇讲话。
基督的青年,高唱新歌。伴着高昂嘹亮的团歌,从教堂出发,列队向后院圣母山前进。新老团契成员,连同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年团体代表,紧紧围绕十字架,欢欣踊跃。
后来,史卡拉布里尼加入史卡拉布里尼女性传教在俗团体,继续为基督的爱向移民作见证及传福音。 1988年若望·保禄二世宣布他为真福,并封其为移民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