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告以家庭为核心,指出家庭是我们学习沟通的首要场所。教宗指出,母亲与孩子接触是人人共有的最初的沟通经验。在家庭内我们学会说话,学习使用言词。祈祷,沟通的宗教幅度也是藉着家庭而传递的。
在这里只有平穷、落后、没有关注和爱心,这里与世隔绝,外面的人也不进去,人人谈麻色变,这里四处荒野,连鸟儿也不愿意停留。
她们在公务员队伍中占有相当比例,在大学入学率占过半数,在顶尖公司的高层人员中占约百分之九,此数字虽然比美国为低,但相比其他亚洲国家却大大领先,且是德国的三倍。
四旬期的礼仪虽是为候洗者而设,但本质上亦同时要求我们教友参与,不但是参与,而且是以心神和行动来支持及关心堂区的慕道培育。
成家后,姥爷担起家庭重担,每日艰苦奔波,辛勤劳作,为侍奉母亲及哺育三儿三女费尽心力,从无怨言。在60年代多灾多难的岁月里,姥爷依然坚持信仰,为主作证,表现出一个教友应该有的品质。
教宗在聚会开始时﹐为基督徒成为「和平的见证人」与「人类大家庭的修和酵母」祈祷。
这样的生活是否值得为之付出?神父的价值何在?神父的意义何在?一个个的问题不断地在我的思想中回转,无边无涯的愁绪和困苦萦绕心头!在无奈与无助中,我将这些烦恼带进了我的祈祷生活中,来寻求天主的旨意。
杨凤格教友杨凤格领洗只有十几年,但她对主的那份爱使她对福传有着特殊的热情,福传的热火催促着她时常去看望孤寡老人及病痛中的人,使他们感受到了基督大爱的温暖和教会大家庭的温馨。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以慈悲与安慰为主题,谈到目前数百万移民被拒之门外的悲惨遭遇,希望各国执政当局敞开心门,开放国门。教宗强调,天主没有离弃我们,即使在今天的悲惨情况下,祂依然与我们同在。
如果我们把精力全部集中在现世美好的生活上,而忽略了为永生积蓄,不成了生前不努力,死后徒伤悲吗?圣人们常常默想死亡,为的是轻看世俗。圣嘉禄在书桌上放了一个骷髅,一睁眼就能看到并想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