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国神父从什么是信仰入手,简要介绍了世界四大宗教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并对天主教的社会贡献及福传路径做了详细的论述,使听众对天主教会在近代中国的发展有了初步的了解。
他爱国爱教,虔诚敬主,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方针,为推进我国天主教各项事业的发展,协助党和政府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作出了重要贡献。
座谈会上对在现实社会中宗教多元化的演讲引证了可兰经的内容,引起大家极大的兴趣。
我认为:宗教开放的政策是天主圣意的安排,我们不能辜负天主的圣意。
最后,两人并谈到今天的伦理道德与宗教方面的问题,包括:人权、宗教自由、保护与促进生命、婚姻与家庭、新一代的教育、可持续的发展等问题。两人也谈到八国峰会会议所讨论的重要课题之一:对非洲的援助。
在那段时期宗教圣堂和建筑遭摧毁的程度也很大。
主教们在文告中说,由于将近30年不能公开举行圣诞节庆典以及其它的因素,多于一代的人无法认识这个节日的宗教、人性的感情以及所带给人们的希望。
1.中国修道人现况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无论在教育方面,还是在经济方面都突飞猛进的发展,宗教比较自由了;修道人接受培育的机会多了,慈善事业也不断兴起,可是修道人服务的精神品质很差,教会的许许多多的男女修道者表现的人格都不够完善
郑枢机认为,应该由科学家而非宗教人士,去判定这项目是否是盲目发展的。
他解释道,“若瑟‧拉青格从未刻意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或者自己的学派,但他教导我们用理性的力量和信德之光寻找和发现真理,在人与人、不同教规、不同宗教传统的对话中,总保持‘开放’的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