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特别勉励枢机、主教和牧人们要像天主那样呵护羊群,寻找丢失的,领回迷路的,包紮受伤的,疗养病弱的(参阅:则卅四16)。
汤若望画像康熙三年(1664年),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北京城突然地动山摇,惊骇的人们同时想起,前几天在天空中出现了带扫把的彗星,过几天皇宫被破坏,还出现了火灾。
「事实上,正因为『教会的成长不是靠劝人改教,而是靠吸引力』(《福音的喜乐》劝谕第14号),所以人们唯有在认识生命之美并予以展现时,才能有效地扞卫并促进人的生命。
人们热衷於什麽,才能激昂慷慨地谈论什麽。这位嘉布遣会士然後指出亚巴郎是福传人士的榜样。天主对亚巴郎说:离开你的故乡,往我指给你的地方去(创十二1),他遂照上主的吩咐起了身。
教宗坚定地表示:‘今天是星期三,我必须起来,因为人们来到这里,我不愿让他们失望。’他已快离开人间了,但还是想到别人。教宗在天主慈悲主日第一晚祷时辰安息主怀。
教宗坦言,很多时候,人们「难以接受这宣讲」。但基督复活「是一个事实」,诚如若望所言,必须「为此作见证」。关於转求的幅度,教宗指出,在圣周四的最後晚餐上宗徒们感到忧伤。
行人们的一举一动让所有參礼的人员颇受感触,并意识到教会一定要走出去,才能真正地活出慈悲禧年的精神。
人们忽略她,甚至不为她伸冤。孤儿也如此,外乡人、移民也同样。他们都遭到相同的待遇!这种情况在那个时代很严重。面对判官的冷淡,寡妇使用她的唯一武器:不断地去纠缠他。她正是凭着恒心而达到了目的。
税吏在当时是被视为接近并服事外国统治者的人,不受人们欢迎。耶稣的比喻教导我们,无论义人还是罪人,都不是因他所属的社会等级而定,而是在於他与天主建立关系的方式,以及他与弟兄建立关系的方式。
牧人们应当心,不可将他们的牧职视为己有!顺应耶稣圣心的牧人不去维护自己安逸的生活,也不为保护自己的名声而操心;不害怕批评,却甘冒风险,为了效法他的上主而冒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