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不是要改变信仰,而是为更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从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服务教会牧灵福传的使命出发,深入推进中国化。”
神父常常有时一天要去好几个堂口送弥撒,而这些堂口大多都是在交通不便的穷乡僻壤,如果没有车,神父又如何将信仰的种子更多、更快、更好地撒遍堂区的每一个角落?
年轻时很受世俗生活的吸引,但对基督信仰的兴趣更大,始终渴望深入地认识基督。
徐文洲神父的写作与福传课程深受学员欢迎,他结合信仰与写作的深度讲解让许多学员感到茅塞顿开。
张神父介绍说:开办平信徒进修班是为堂区培养慕道班老师和福传骨干,并借以提高教友的信仰素质。召收对象为大专或大专以上学历的平信徒,年龄在25-55岁之间,通过面试、笔试合格以后录取。
信仰中就是应该不断地调整自己,因为信仰很奥妙,信仰也是活的,是动的,不是静的,也不是死板板的!否则,自我中心,止步不前,久而久之,就可能会把信仰变成包袱或者负担!
世界传教节之际,宗座信仰传播善会国际部秘书长,圣言会士蒂茂德•雷汉内•巴莱特神父接受本社采访,分析探讨了八十五年前本笃十一世的首部传教节文告本笃十六世发表的二O一一年传教节文告之间的密切关系
本地化通常分三个阶段:先由移植(transplantation)开始,指基督宗教以其优越不变的形式,把福音或教会信仰完整地移入另一文化中,并尝试要求当地人民完整接纳;其次是适应(adapation),指外国传教士使自己适应所在地文化
他从事慈善事业并非出于一时的冲动,而是有着信仰的强大支撑。余祖亮出生于一个天主教家庭,从小便生活在信仰的氛围之中。“六百个孤儿的父亲”,这不是一个常人所能够承担的命名。
教友们探望病中的神父此前,为了修缮大训堡天主堂,给教友们营造一个更好的信仰环境,苏神父一直宵衣旰食、孜孜不倦地忘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