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这点,教宗引述了《天主教教理》:「由于雅各伯是以色列十二支派的祖先,天主向他重申自己的许诺。他对抗大哥厄撒乌之前,与一位神秘人物整夜搏斗,那人不愿透露自己的姓名,但离开前在黎明时分祝福了他。
再者这是圣诞期的开端,导向救主的诞生与显现,不是为重拾我们童年的热情,而是为发现降生天主的童年,世界不断老化,天主却永远常新。
天主在这一天沉默不语,天主缺席了。耶稣躺在坟墓中。但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喧嚣和噪音声中也感受到天主缺席吗?我们的生活好似天主本来就缺席一样,我们还在意天主是否在我们的生命中工作吗?
在三天的避静时间里,韩神父围绕《愿祢受赞颂》和《福音的喜乐》两部重要宗座文献,引导神父们学习以耶稣基督的新视角去看世界,用默观的方法去欣赏大自然,持开放与聆听的心态持续接受天主圣神的启迪与带领。
这不只是奉献生活者的私人课题,也对天主子民有所裨益,因为「奉献生活在教会内绽放花朵、花团锦簇」。这段福音显示,「天主与子民的相遇具备起点和终点。它从圣殿的召叫开始,最终抵达圣殿内的异象」。
贬抑自己首先是天主的方式:天主贬抑自己,为与祂的子民同行。天主的方式不断令我们惊奇,使我们陷入危机:我们从不习惯於一个谦卑的天主!教宗表示,藉着表面上欢庆的圣枝游行,我们进入耶稣的苦难圣周。
当我们像获得救赎的天主子女一般地生活,被天主圣神引导(参:罗八14),而且又能承认和遵守天主的法律,从那铭刻在我们心中和在大自然里的定律先开始,我们就也能使受造物因获得救赎而得到盆处。
教宗方济各元月1日在圣伯多禄大殿主持隆重感恩祭,庆祝至圣天主之母节,为世界和平祈祷。他在弥撒讲道中强调,若没有天主之母,就无法了解耶稣。
教宗说,四旬期是“天主愿意我们从内心昏睡中醒来”的时期。事实上,让心灵保持清醒,也是我们要恳求的恩宠。只藉着我们的力量我们无法做到,就如被基督之光唤醒的门徒们那样。
本笃教宗重申了他任职內常说的一个中心主题思想,即人类往往只敬佩科技,而不敬畏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