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如果没有受到爱的启示,没有经验到爱,没有完全参与爱,他为自己是个无法理解的人,他的生命也没有意义”。
他还称天主教徒应该对谎言及中伤特别敏感,就如当年美国的教徒马丁·斯科西斯(MartinScorsese)执导的电影《基督的最后诱惑》(TheLastTemptationOfChrist)一样。
他说,“我忧心忡忡地关注来自埃塞俄比亚的消息,我敦促大家抗拒武装冲突的诱惑,同时吁请大家祈祷,友爱尊重、对话,谋求以和平方式重整不和的局面”。此外,教宗也特别提及利比亚的和平。
耶稣说:“谁若愿意救自己的性命,必要丧失性命,但谁若为我的缘故丧失自己的性命,这人必能救得性命。人纵然赚得了全世界却赔上了自己,为他有什么益处呢?”(路9:24-25)俗话也说:“有舍才有得”。
我想到世俗,想到世俗精神的诱惑,它们经常隐藏在僵化之中,二者可谓‘同父异母的姐妹’。
“人的言词如此脆弱,甚至还能撒谎、逃避自己的责任,只有圣神才使我们的话语变得洪亮清晰”。当圣神倾注在人的话语中,人的话语就会越过框架、阻力和分裂的墙壁。
c.神父自己做饭。田神父选择了最后一种:一日三餐自己动手解决。当然,教友们请神父到家里吃饭,神父也会去的,为的是了解他们的生活。他发现自己做饭有许多好处,首先,节省时间。其次,可以避免一些是非。
退缩自闭的诱惑,或以牙还牙、以暴制暴的诱惑越强烈,内心真正的皈依就越有必要。我们只能用天主的善行去回应魔鬼的攻击;这善行就是宽恕、爱护和尊重近人,即使他於我不同。
教宗阐明,「在教会的历史中,不乏文化上排斥异己和自我保护的诱惑,但圣神始终帮助我们克胜诱惑,确保我们向他人开放」,视之为增进富饶的具体机会。
这道劝谕「有助於我们保持辽阔的眼界」,抵抗「那缩小视野、丧失愿景、满足於得过且过的诱惑」。为此,圣德并非专务祈祷或身负特殊职务的人的特权,却是能在每日生活中享有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