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圣枝游行的信众是来自意大利、美国、西班牙、菲律宾、法国、葡萄牙、波兰等国的朝圣者,大家在圣亚纳圣堂中接受耶路撒冷拉丁礼宗主教拉巴赫以一块圣物“耶稣十字架的一块木片”降福。
神父在任期间曾经无数次的帮助过许多中国教会在菲律宾的留学生,为中国的神父,修女,修士们慷慨提供生活和学习上的帮助。一场不幸的车祸夺去了亚洲教会,尤其是中国教会的恩人。
上周,圣座万民福音传播部部长塔格莱枢机在宗座菲律宾公学举行弥撒。
1986年,你给我的信中提及我在你纪念册上的题语,我很惭愧写了几句顺口溜以自勉,‘前年圣殿重相逢,四十年后谊更浓,少年应友题册语,今日惊闻愧于中。昔日可儿今安在?悔之不晚奔归程。’
他於1935年出生在俄克拉何马,1963年在那里晋铎,之後他前往危地马拉传教,将天主圣言带给讲楚图希尔(Tzutuhil)语的印第安人。
喀拉拉邦共有九个以马拉亚拉姆语广播的地方电视频道,还有数百个全国和国际频道。研究显示,邦内大部分家庭至少拥有一部电视机。当地人口共三千多万,其中基督徒占百分之十九。
创造万物之主希望我们体会祂如何渴望和我们分享创造之美;天主圣子如何为救赎我们而建立圣体圣事,甘愿牺牲自己被钉在十字架上死;天主圣神如何孜孜不倦时时刻刻都关心着我们,为我们走上正道获得真正幸福而在我们耳中轻言良语。
欧尔发.阿历山大(AlfredAlexander)神父四月十六日在科伦坡市郊,看见一群操僧伽罗语及泰米尔语的男子,在光天化日下,把一名青年强行拉进一辆白色小型客货车。
弥撒一开始,欢乐的气氛便有所收敛,全场沉浸在静心祈祷的氛围中,聆听以皮钦语和克里奥尔语恭读的两篇读经。勇气勇气与希望是伯多禄继承人此行带给这个“如此遥远”的南太平洋岛国的讯息。
如今唯一担心的就是不懂当地语言和背井离乡。祈祷是我唯一的支持。 耶稣青年运动于一九八五年在印度喀拉拉邦成立,活跃于近廿五个国家和地区。该运动已持续六年赞助海外传教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