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耶稣在还未开口之前,在马槽中就与穷人为伴;与牛羊为伴;与寒冷的子夜为伴。为我们表现出谦虚、克苦、慈爱和牺牲的榜样。
教宗最后向这些度奉献生活的人士说:“在默观或非默观生活中,在孤独或团体生活中,在为穷人和卑微的人的服务中,在陪伴个人或现代权威人士的集会中,你们要随时宣讲天主是爱,爱他是甜蜜的,并作出见证。”
然而,从教会信仰的层面去理解痛苦和磨难,就有豁然开朗,茅塞顿开的感觉,就有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慰。因为痛苦是天主化了装的祝福,磨难是天主对我们的考验,不是吗?
事实上,这是作者穷一生之力,以一位基督信徒的身份,从昔日的圣经解经学家,当然不是一位泛泛的解经学家,到后来的圣座主管普世教会信仰真理的信理部的掌门人,乃至成为教宗的内在研究思考成果。
我父亲家穷,是做上门女婿的,母亲知道公公婆婆身体不好,就把公公婆婆接来住在一起,像对待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好,抚养到了他们过世。最难忘怀的是母亲的祈祷,不单专门时间,甚至走在路上、干活也念经。
在塞维利亚的“错误一侧”新真福的一生“在贫困中”度过,只穿着一件打满补丁的长袍,与穷人和病患为伴。这些人往往被排挤到瓜达尔基维尔河“错误一侧”的街区,那里充斥着犯罪活动。
弗拉萨蒂的家世显赫,但他更喜欢当“穷人的搬运工”,在都灵的大街小巷为那些因付不出房租而被扫地出门的穷苦人拉着推车搬家当。公告指出,“他天天祈祷、帮助有需要的人、读书、与朋友们在一起。
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高邑县黎明之家康复站的修女们在此日来临之际,开展了手拉手传出爱宣传周的公益活动,一天走一个地方,活动内容有义卖、发传单、为残障儿童捐款、宣传等。
是穷怕了?苦怕了?只好用一切向钱看的处方来治疗?难道亲情、友情、爱情都该向钞票认输?难道人们的相互祝福不能再升高一个层次?不能再关注一下心灵境界?不能再用富有激励精神生命和思想感情的语言来表达吗?
因此,作为穷人和没有声音的人的教会应该挺身而出,我们要不知疲倦地在讲道和讲话中说这些事,若有可能甚至去影响政治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