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堂是北京最大的教堂,从组织福传小组打开堂门福传的初创阶段到现在有近百人的福传队伍,大哥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信德”每月出版3期,每期发行6万份,读者逾百万,每年出版图书20多种,发行10万余册,信德网日访问量达3000至5000人次,这是文字福传的载体,是推动教会牧灵福传的有力工具。
12个小区区长等20多人,会议主题:总结福传经验,研究、完善、部署堂区福传工作。
新年新气象,又值四旬期的开始,贵阳北天主堂从正月初九到十一为教友举办了三天的避静神工,参加避静的教友有五十多名,分别来自北堂所辖云岩、白云、乌当三城区。
我曾经办过三期圣经学习班,对福传事业总有些收获,今天我略谈谈做过的几点体会,供为参考。一、学习内容更适应学院程度,逐步引领提高,不同对象,不同内容与方法。
与一位神父聊天,谈起文字福传,他有很多感慨和遗憾:教区费尽人力、物力、财力办份报纸,原先八千份,现在减到五千份了……神父的同学交流时感慨说:教友想看报纸,但是几个月见不到!
他们的行动,可说是福传的初型。2005年太原教区六合堂区儿童开圣体合影留念如果我们读圣言和圣体有深度的认识,感受到主的慈爱,就会像厄玛乌两信徒一样,大胆地承认自己的身份,愿意与人分享白白得来的恩宠。
过去,中华公教进行会总会长陆伯鸿先生,实堪称中国教友福传的典型,他虽然是个富商,并兼管几家慈善机构,可以说是日理万机。
无疑的,这些年来,中国教会正掀起一股如火如荼的福传热潮,各地教会稍有条件的都喊出了自己的福传口号,各式各样的福传团体与福传活动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但纵观其效果,却鲜有所成,原因何在?
受洗人数的增加,反映出了该堂区福传工作的成绩,同时表明教义讲授的高水平和各个福传团体默契的配合,才使得福传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