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样的社会群体,生性不与人争的母亲艰难而又坚定不移地走着她的信仰之路。
天主必然在人的痛苦中与人同行。一个人的伟大,就在于他承受痛苦能力的大小;一个人的价值,就在于他如何面对痛苦;一个人的人生意义,就在于他如何认识痛苦。
其实,人除了道德和罪恶永远与人相随,并终将面对良心的决断和上主的审判外,其他一切财富皆为身外之物。健康的定义是全方位的,健康的涵义已不仅只是没有疾病,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追求人生永恒幸福的总称。
灵修是指个体与天主的关系,修养是指神职与人群交往应有的道德规范。2、以传教救人为己任,为天职,为目的,为生活原则。主耶稣祈祷中说的好:“我来是为承行你的旨意。”圣保禄说:“我不传福音,我就有祸了!”
从此,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己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也都和谐了。这正如一张交错杂乱的网,只要拎起总结头,一切便自然理顺。而这结头,就是人与神的关系。那些“人找神”的宗教,原本也是出于对神的向往。
教宗指出,天主与人不是两个对立的极端,而总是彼此寻找,因为天主在人身上看到自己的肖像,人只有注视天主才能认出自己。这是真正的智慧。
我们蒙召与人分享喜乐和分担痛苦时,我们是否能真诚地与哭泣的人一起哭泣,与喜乐的人一起欢乐呢?当我们要表达我们的信仰时,我们是否能勇敢、坦率地来表达出来而不以福音为耻呢?
这是一段与每个人相遇的新旅程,在城市、家庭及工作场所与人相遇;哪里有人,那里就有教会。最後,教宗祝愿整个教会在这恩慈之年活出半个世纪前大公会议神长们心中激发出的同一力量、同一热忱及同一使徒动力。
慈悲的实践不是纸上谈兵,不是隔靴搔痒,是需要真心地倾注,全情地投入,为了兄弟姊妹们能善度圣年,巴盟教区以下倡导的慈悲善功敬请关注并多多践行:1、借着朴实的服务,把天主的慈悲与人分享。
教宗评论道,这一决定与人的标准相去甚远,因为达味是叶瑟之子中最小的一个,还是个孩子;但上主让撒慕尔先知明白,祂不注重外表,却看人心。教宗说:我们总是被外表束缚,受到表面事物的制约,任其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