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说:不是健康的人需要医生,而是有病的人;我不是来召义人,而是召罪人。(谷2:17)有一座教堂贴了这样一个条幅:你若是完美之人请不要进来。世界上有完美的人吗?上主,你若细察我的罪辜,我主!
是的,你就是看守你弟弟的人。上主又说:你弟弟的血由地上向我喊冤。教宗提醒道:我们每个人都会说我从未杀人。但是,如果你对你的弟兄心存恶意,就等於杀了他;如果你辱駡你的弟兄,就等於从心里杀了他。
「主耶稣每天都将身心受苦的人托付於你我,好使我们在他们身上倾注上主无限的慈悲与救恩」。教宗最後重申他上次接见人民运动时提及的重点,说道:「没有任何民族是罪犯,没有任何宗教是恐怖分子。
骆驼穿过针孔,比富有的人进天主的国还容易。伯多禄於是代表门徒们问耶稣:是的,这个年轻人走了,可我们呢?我们为跟随祢而舍弃了一切,我们能否得救呢?
忽然,一只脏兮兮的手伸到我的面前,一个衣衫褴褛的人伸手向我乞讨。我毫无准备,皱起眉头来,犹豫了一下,从口袋里摸出一枚一元硬币,顺手丢进了他手举的瓷缸里面,硬币在瓷缸内发出清脆的响声。
我想特别强调以下三点:1.四旬期邀请我们塑造自己的内心,使我们成为内心丰富的人。当今的摩登世界被众多光鲜闪亮的发明所充满,数字化时代将会进一步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
(14:33)耶稣的这句话,千百年来激励了许许多多的人,从最早的沙漠教父圣安当到后来的圣方济各,他们完全放弃自己的一切,去跟随主耶稣。
宣讲者为何不是宗徒而是这些我们不认识的人?巴尔纳伯抵达安提约基雅後,看见了天主的恩惠,非常喜欢,劝勉他们决心坚定,忠於上主,因为他是个充满圣神和信德的人。
教宗说:母亲从来不背叛,而在十字架前的那刻,我们没有一个人能说清到底是哪个苦难更惨烈:是一个无辜的人死在十字架上的苦难大,还是一个母亲陪伴儿子咽下最後一口气更为痛苦之极。
如果我们不学习妥善告别,就永远学不会与新的人相遇。我们不要因为害怕改变就躲在沙发里,这将导致生命视野的封闭。教宗因此勉励青年克胜成长与改变的恐惧,接纳扩展视野、与新夥伴同行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