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着这个信息,也就是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的伟大遗产,和它的舵手,天主之仆教宗保禄六世,若望保禄二世领导天主的子民跨过第三个千年的门槛,这个门槛,感谢基督,他把它称为希望的门槛。
外邦人的宗徒在《斐理伯书》中表达了参与基督的死亡与复活所实现的变化的意义,指出了目标:我只愿认识基督和祂复活的德能,参与祂的苦难相似祂的死,我希望也得到由死者中的复活(斐3,10-11)。
(希1:1-2)我们常常被急躁所捆绑,希望天主马上答应我们的祈求、立刻解决我们的困难(痛苦、不正义、战争、宗教迫害),稍有慢待,就生气抱怨,如此,天主就好像一个店小二,我们一进去,天主就得赶快热情招呼,
在编译天主教教理时,他发现很难从中国语境中找到与拉丁语Deus(God)具有同等意义的术语,于是,他尝试将Deus译为上帝、天与天主,以表示至高无上、全能全知的神,希望经过一个解释和说明的过程,赋予它们真正的符合天主教概念的涵义
明供圣体是希望我们在这一刻陪伴耶稣,与耶稣一起分担这种内心的忧闷和痛苦,耶稣是多么的希望我们前来陪伴他的左右与他彻夜未眠。今夜耶稣一夜未眠。而此刻的你却在做什么?
枢机最后说:“让我们追随她的芳踪,生活在希望里。不要停止为穷人们所做的一切,及为了世人而行的天主之爱的见证。”二十世纪,一个许多人无助地死去的世纪,一个许多事无尽地更新的百年。
恰如这位撒玛黎雅妇人起初对耶稣的冷漠并不是对自己雅各伯后裔之身份或自己期待默西亚之希望再或者自己朝拜雅威之敬礼的否认一样。人起初对基督信仰的冷漠同样并不否认自己源出造物主至上神的身份。
这样的「信德是所希望之事的担保,是未来之事的确证。」(希:十一,1)信德的基础与保证既然来自耶稣复活的事实,因此复活奥迹也是「望德」的基础和保证。
如下是他口头分享后应我的邀请将主要内容写成的文字,希望同更多教内外朋友分享!在此特别感谢刘明修生的慷慨分享,并祝他学习进步、身体健康、日进益德!
它会为我指出我的内在价值,它也会要我面对一个问题:我是否想要被其他人或他人的意见来定义我的人生,或者我希望上主来决定我的人生。恐惧最终会带我到上主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