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6世纪,耶稣会会士来华,他们开始熟悉中国文化及其生活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各阶层人士的接触,取得了丰富的经验。
其目的是应耶稣圣体、圣血,祭献天主,向天主表达钦崇、感恩、祈求和赎罪。教会的主要信仰活动都围绕着弥撒进行。弥撒是教会礼仪中的中心,也是高峰。
因著圣子耶稣降生于世,我们成了天主的儿女,世上的每个人都是我们的弟兄姊妹。教宗方济各在今年圣诞子夜弥撒的讲道中重申了这一点。教宗提醒我们,天主的爱让我们能拥抱自己原本的样貌,并教导我们去服务他人。
然而,团体生活总是需要彼此适应,修女们一起生活,一同工作、祈祷,总有些习惯不太相同,学习接纳每一位姊妹,学习将团体的好处放在自己的利益前面,如同跟随耶稣的门徒,每一位个性不同,却因为耶稣,而可以在一起,
正如耶稣所保证的:“凡听了我的话而实行的,就好像一个聪明人,把自己的房屋建在磐石上:雨淋,水冲,风吹,袭击那座房屋,它并不坍塌,因为基础是建在磐石上的。”
相爱与合一:这是耶稣托付给伯多禄使命的两个幅度。《福音》的章节予以叙述,将我们带到提庇黎雅湖边,耶稣在同一个地方开始了祂从天父接受的使命:“打捞”人类,为将人类从邪恶和死亡的境地拯救出来。
答:因为感恩经让我们进入与天主的亲密关系,最后我们以耶稣亲自教导我们的祈祷「天主经」来回应。这表明我们在圣体圣事中,不仅领受基督,也和祂一起祈祷,呼喊「阿爸,父啊!」。
他的住房十分简朴,无奢华之物,只有苦像、圣心像、圣家像和教宗像,简直有点像古代隐修士的房间。凡去他房间的人,只有白水一杯。
胸前的十字架是善牧耶稣像,肩膀上扛着一只羔羊,并有羊群跟随他。
王神父结合实际,深入浅出,在讲道中说:圣神不仅限于五旬节在最后晚餐厅中降临于门徒们身上,圣神降临是个仍不断发生的事件,并指出圣神的三大特征是为我们指引道路、提醒我们耶稣的话语,以及让我们在祈祷中与天主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