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史路加简单地说:“玛利亚便生了她的头胎男儿,用襁褓裹起,放在马槽里,因为在客栈中为他们没有地方。”
一位贞女将怀孕生子,人们称他为厄玛奴耳。(依7:14)一个人纵然富裕,他的生命并不在于他的资产。(路12:15)人子不是来受服事,而是来服事人。
但是人类的始祖亚当、厄娃犯了罪,罪恶便进入了世界,使人类失去了天主的恩宠。天主为了拯救人类,预许将派遣自己的独子降世为人,代人赎罪。耶稣就是天主子,是预许的救世者。
信德年的宠恩西安教区信德年活动还有很多:为照顾不能参与长期培育的教友,教区在2012年11月举办了为期一周的厄玛乌使徒培训班;先后派遣传道员赴山东济南、甘肃天水、平凉和陕西三原教区,举办圣经福传学习班;
换句话说,天主不愿意济贫式的救赎,而更愿意与人同行,并肩前进,沿途指引,提纲挈领,开发思维,自力更生的协作式救赎,这正是厄玛乌二徒的救赎之旅。
耶稣借着前往厄玛乌的两个门徒,亲自告诉我们这件事实:「谈话讨论的时候,耶稣亲自走近他们,与他们同行。他们的眼睛却被阻止住了,以致认不出祂来」(路廿四15~16)。
哥耳哥达的悲惨事件发生后,有一位神秘的旅客与前往厄玛乌的两位元门徒对话,我们可以从他们的对话中看到这样的风格。
给地方教会团体的书信,如:《罗马书》、《格林多前书》、《格林多后书》、《迦拉达书》、《厄弗所书》、《斐理伯书》、《哥罗森书》。这些书信所阐述的主要内容是:1、首先提出了教会的普世性。
村子里的教友都聚集一起,并叫来外教人来听道理,让外教人听道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老教友们也费尽了心机,靠着姻亲、族人、朋友的“面子”而来,靠着教友的善表而来。
《明史·和兰传》中称红夷炮:发之可洞裂石城,震数十里。沈国元的《两朝从信录》说红夷大炮一发十里,当之无不立碎,我虽有利刃,勿可与敌,虽有锐兵,勿可与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