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的福音讲述了奢华宴乐的富有人和贫穷的拉匝禄生前及死后的遭遇(参阅:路十六19-31)。教宗在讲道中表示,耶稣渴望藉著这个故事提醒世人,「我们人人可能都是如此生活」。
他最后表示,展示人类团结的力量、互相宽恕互相照顾的能力,是教会和社会应走的路。
就连耶稣也受过谴责,因为祂进入了税吏的家,与民众眼中的罪人同桌用餐(参阅:玛九11;谷二16);因为耶稣吃饭前没有洗手(参阅:路十一38)。
尽管梅瑟身居高位,但他始终与穷人为伍,继续信赖天主是旅程中的天路行粮。教宗称梅瑟是个「属于子民的人」。梅瑟的祈祷是一种「代祷」(参阅:《天主教教理》,2574号)。
而是一条艰难的路,耶稣在祈祷中聆听并接受了天父的这个启示。教宗引用《天主教教理》的话说,当“耶稣祈祷时,已在教导我们祈祷”(参阅《天主教教理》2607号)。
讲道结束时,主教对其期许:“今天的礼仪,是施恩的时机,我和你一同祈祷,愿天主圣三使你更加深刻地认识献身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并祈求主给予你走这条路所需要的恩宠和力量、信念和耐力,使你在希望中坚定地走下去。”
宣读福音后,裴主教以“常和主同在”(谷3:13-14),“保守你的心”(箴4:23),“走下山”(路6:17)向参礼信众讲解福音圣道。裴主教提醒神父们,“常和主同在是每一位神职每天必修的功课”。
今年的迎圣婴礼仪在形式和路线上较往年也有所调整,参与迎圣婴的人员仅限乐队和辅礼人员,参礼的教友则在教堂等候。整个礼仪简洁有序、庄严神圣。
(路2:11)24日随着天空夜色渐渐垂暮,繁星开始闪烁,慢慢进入到寒冷的、宁静的、圣善的夜晚。
教宗解释,大圣若瑟乃是为父亲的好榜样,玛窦和路加两位福音的作者都描述他不是耶稣的生父,而是耶稣的养父(参阅:玛一16;路三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