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禄是个愤怒的人,这种愤怒和自相矛盾的心境邀请我们每个人扪心自问:我是如何度信仰生活的?我去与别人相遇,还是与他人对立?我对普世教会有归属感,还是抱持一种选择性的意识形态?
多尼泽蒂在修院给自己的母亲写信时说,对他蒙召度献身生活要负起主要“责任”的是圣母,就如在他生命中许多其它的重要抉择那样,因为“只有她知道如何在天主台前转求”。
“喜乐和疑惑的经验都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教宗先从当天第一篇经文(依三十五1-6,10)阐释,所有人蒙召超越一切疑惑和沮丧,因为天主的救恩“覆盖整个人,并使人重生”。
「事实上,在我们的许多矛盾中,我到处见到快乐的人,他们始终如一地为他们的家庭、小区和生活现实服务。」「他们是我们教会的希望。在他们中,仍然庆祝真正的圣诞节。」「愿他们的榜样和生活继续改变许多人的心。
教会庆祝圣家节,特别邀请我们效法圣家的生活,在各自的角色中以爱彼此担待,共建和谐的家庭。
教宗答说:「问题在于大儿子虽然在家,却从未察觉到在家里生活的意义:他善尽本分、工作勤快,却不懂得什么是与父亲的爱的关系。他生气,不肯进家门,心想:『难道这早就不是我的家了?』经师也是如此。
为此,教宗吁请众人默观,运用原住民「善度生活」的智慧。对原住民来说,「善度生活」的意义是与大地和谐共处。
为能更深入地了解乍得目前的实际状况,本新闻网采访了在乍得西南部城市贝贝贾(Bebedjia)生活和工作的金邦尼传教会劳勒(ElisabettaRaule)修女。
根据该主日福音的记述,劝勉众人悔改的洗者若翰,「生活刻苦、抵拒表面功夫,并且寻求本质」(参阅:谷一1-8)。教宗表示,「悔改伴随着对已犯下的罪过的痛苦、渴望摆脱这一切的心愿,以及一生永不再犯的决心。
正如我们在那些生活于彼此分享爱的人身上所看到的,“我们爱得越多,我们就变得更有能力付出”。只有在完全的自我给予中才能找到真正的喜乐,就如同天主在赐给我们祂圣子这事实上所显示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