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学习和参与教会团体信仰生活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不曾注视的心灵一角,从神学信仰,到灵修生活,再到待人接物,每个人都沿着自己信德的道路向深处前进。进教并非信仰的终点,而是起点。
科尔格拉夫(PeterKohlgraf)、迈尔(BertramMeier)、奥弗贝克(Franz-JosefOverbeck),他们分别是德国主教团主席,主教团礼仪委员会主席、圣召和教会服务委员会主席、牧灵委员会主席
望德不叫我们蒙羞(罗马书五5),在这时代,更需要我们仰望并活出十字架上基督的大爱,因为受苦受难的基督是全人类的救赎和希望、安慰和祝福,我们每一位司铎,当以身作则,践行诏书的精神,对推动当前和今后的福传与牧灵工作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修女们以个人和团体的祈祷为神修中心,并致力于堂区的各种牧灵活动、祈祷小组、探访家庭、礼仪推动、宣讲活动,以及透过广播、电视、社交媒体、音乐和书籍传播福音。(梵蒂冈新闻网)
在1990年至1996年期间,他担任罗马教区公署圣职办公室主任;1990年至2003年期间,担任宗座罗马大修院灵修辅导,以及罗马教区在意大利圣职亲属全国协会中的助理。
教宗在信函中回顾了该修会的起源,强调了圣味增爵(VincentdePaul)如何将精神遗产、使徒热忱和牧灵关怀传承下去。“圣味增爵怀抱着在穷人身上服事基督的愿景。
崔神父长期为堂区牧灵奉献,不辞辛劳,他的付出教友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此次前来,教友们不仅是给崔神父的老母亲拜年,更是向崔神父表达深深的感激之情。
奖学金得主尤其要分析教会对公民社会的贡献,研究她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服务和牧灵工作等领域行动的影响力。
在每晚的“灵修交谈”中,主教们特别围绕“如何放下一切,清空自己,与主相遇”“如何面对孤独、跨越孤独”以及“如何面对不同意见时的明智分辨应对”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享交流。
扎尼内蒂神父说,服刑人该当是积极的主角,而不只是监狱牧灵工作的对象。他最后表示,这次制作圣诞马槽的经验“向服刑人传达了一个强烈而明确的信息,即,上主是救主,祂不仅在今年的圣诞期,而且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