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为合一共融努力不懈地祈祷,并与世界上许多地区的和平饥荒做抗争”。这是教宗方济各1月26日上午在梵蒂冈接见天主教会与东方教会促进神学对话国际混合委员会成员时所强调的。
今天下午高伏友神父和李红未神父等抵达退水后的平江县天主堂(上下图)据在灾区一线慰问的两位神父和平安县本堂王济品神父介绍,自昨日凌晨洪水退去后,这两天灾区天气高温,为防止传染病,解决受灾群众的生活燃眉之急
将辅祭员们联合起来的唯一承诺,就是“成为和平的建设者”。在教会内的活跃临在德国主教团青年委员会主席维贝(JohannesWübbe)主教谈到将这些青少年联合起来的深刻信仰。
教宗最后强调,在“危机、战争和对世界安全的威胁似乎得胜”的一个时刻,宗座科学院“对促进知识进步、服务人类大家庭所做的默默贡献,对全球和平及国际合作的大业更为重要”。为此,教宗表示感谢。
“神父,告诉我,如何获得和平啊?”“一个爱抚就够了,就是这样”,千万不要到一天结束时,还没有获得和解。
以勤奋热情、包容谦逊、仁慈宽厚的生活作希望、和平、治愈的福传。将自身的民族身份、文化身份、信仰身份紧密融合,以圣善的生活为根基,光荣天主,造福社会,奉献自己,照亮他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的荣光里,我们回望这段历史,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国家和平与繁荣的来之不易。我们纪念这些国际友人,正是在树立一种正确的国家观与民族观。
不然我们一面祈求天主召叫更多的圣召、呼吁父母们舍得奉献孩子,可是如果神职人员自己都感觉这生活没有意义甚至萎靡不振,又怎么会吸引他人来过这种生活呢?
由此,她每做一件事总是先祈求圣神的相帮。她充满感情地说:“是“信德”为我的圣召之路开启了大门。”“手扶着犁向后看的,不适于天主的国。”
这次也不例外,我放下了一切俗务,既带着旅途中的生活装备,又带着心灵的准备,随团踏上了港珠澳的朝圣之旅,并满怀信心、满怀期待,为心中的祈求不断默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