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在以使徒热忱为主题的要理讲授中,赞许这名妇女是热情福传的见证人。玛达肋纳・德尔布雷尔在20多岁时与天主相遇,从此深受祂的吸引,决定为上主奉献一生,秉持手足情谊与「街头的人」分享生活。
教宗方济各9月25日在爱沙尼亚首都塔林的最后一项活动,是在自由广场主持弥撒。他鼓励当地信友成为走出去的人民。当天的第一篇读经取自《出谷记》(十九3-8,16-20)。
教宗勉励他们即使贫穷也不可成为奴隶,不可失却人性尊严。教宗首先亲切问候并拥抱了他的客人——无家可归者。
教宗向圣伯多禄广场上聚集的信众表示,希望此悲剧的纪念活动成为一个警告,使过去的恐怖事件不再重复,并超越任何形式的种族主义。
教宗针对这件圣事展开讲道,并在既定的讲稿外,透过翻译人员与孩子进行问答,要求他们牢记「基督徒身分证」上的内容,指出「我们的姓氏是基督徒」。
她一边擦去汗水一边说:「开挖墓穴前,我先把五十个这样的罐子放在一处。」 包括她丈夫和孩子在内的七名义工从河内周边的八间诊所收集这些死胎。 这些维护生命活动者全都是基督徒,而且大多是天主教徒。
加拉格尔总主教在弥撒讲道中指出,在世界的不稳定局势下,基督徒蒙召要为和平及公益作出贡献。当前的国际局势正如圣父教宗所称的那样,处在断断续续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中,有不少困难。
看,我已来到,为承行祢的旨意」(参阅:希十5-7)。教宗解释道,耶稣的这席话终结了接连回应「我在这里」的历史:「救恩的历史即为回应『我在这里』的历史」。
教宗方济各2月5日上午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广场主持周三公开接见活动,2万5千名朝圣信友冒着阴雨与教宗共度了这一美好时光。
一位资深梵蒂冈观察家认为,马尼拉总教区候任总主教类斯.塔格莱(LuisAntonioTagle)有机会问鼎教宗宝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