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堂内集体宣讲、个别辅导和爱心见证”相结合的方法,设立专人宣讲、教外朋友的信仰互动、信仰咨询台和义诊活动,全面展开“普遍撒网,重点培养”的福传思路。
岳神父也在一旁专注的进行儿童福传,他正同教外儿童们手拉手做游戏,唱歌。圣堂内外到处洋溢着基督复活的气氛。
据组织这次活动的黄超心神父透露:组织这次活动,是因为经常看到有外国朋友来教堂,却因为语言问题没人可交流,令他们感觉不到温暖和被接纳的幸福,也想起旧约里天主曾对以色列子民说过:对于你们住在一起的外方人,应看作你们中的一个同乡
教友们积极投入到福传事业中,或给教外朋友直接宣讲,或引荐教外朋友到教堂慕道,或以关怀教外孤寡贫病者的爱心行动感化人,或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表演来吸引教外朋友前来听道……总之,各地教会以多种多样的方式传播着基督的福音
晚饭后,福传团的人们在广场上亮起灯,放起音响,伴随着圣乐的旋律翩翩起舞,不少教外的舞蹈爱好者也参与其中,同时也吸引了外教人前来观看。他们的舞姿和歌声向世人传递着信仰,带给人平安和喜乐的讯息。
当时,有一位名叫高公信的神父在此传教,特别照顾外教人,很多人先后奉教,因此人们以神父的名字把教堂定名为公信堂。之后人们赋予其更丰富的意义,公信堂便成了公义堂。公义者,乃天主之至公至义之意也。
圣诞节晚会,老年教友的三句半《喜迎圣诞》,说出了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去迎接小圣婴的到来;手语舞蹈《爱我愿意》表达我们永远依赖天主,耶稣基督就是我们的救主;外教的朋友通过读经小组表演的圣经故事《耶稣诞生》,
这些课程除了传授有关的理论外,并配合以社会和发展性的实习。印度一些媒体在报导这个消息时说,设立德肋撒修女讲座是为令学生认识、学习如何为社会上最弱小者服务,并以之为专业。
并呼吁众教友效仿撒玛黎雅妇人的信仰皈依旅程,用实际行动做天主恩宠和爱的分施者,为本堂区及外堂口的几位患重病的困难家庭捐款献爱心,以解燃眉之急。
校址分别设在朱巴和瓦乌,除本地学生外,还有部分乌干达青年在这里接受教育。大学负责人介绍,目前大学即将获批土地在新首都朱巴市建立永久性校舍,从而大规模扩建、增加招生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