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兰察布(集宁)教区姚顺主教牧徽说明我奉派牧守乌兰察布教区;乌兰察布教区经前辈们开教,于1929年成为国籍教区。牧徽以磨子山圣母朝圣地为标记,求圣母护佑乌兰察布教区。
他说,“我将在3月13日结束隔离期。我可以说,对我而言,这是个美好的机会,能更多的祈祷,留在家里也可以执行因诸多任务而推迟的事务。放慢脚步对我们大有裨益。
教宗对此引用圣咏第63篇2节解释说:“天主,祢是我的天主,我急切寻觅祢;我的灵魂渴慕祢,我的肉身切望祢,我有如一块干旱涸竭的无水田地。”
在联合国世界难民日的机会上,莫雷罗主教写了一封牧函,他指出,“我的良心不能漠不关心,我的生活环境时常让我与来自贫困国家的人有所接触。我也记得,我的曾祖父也曾因贫穷而穿过大西洋”。
修女本着耶稣“我做客,你们收留了我”这句话履行她服务移民的使命。教宗以视频讯息来答复皮门特尔修女于5月3日寄给他的信。教宗在这段以西班牙语录制的视频中,感谢皮门特尔修女和她的整个团队所做的一切。
教宗提出了测验我们的信仰的方式,第一步是问,“信仰对我来说是什么?如果主要是义务或交换的筹码,那么我们就偏离正道,因为救恩是一份恩典而不是义务,是无偿的,无法购买”。
在我认识的年长者中,我可以给他们一点陪伴、服务、一个善意或者打一通电话吗?帮助他人,将能帮助我们自己从困境中重新站起来”。玛利亚没有焦急不安或忧虑,而是满怀信心地急速启程。
1993年是我人生的重大转折点,我被北京教区选派赴美学习教会神学,而这个学习的机会正是玛利诺会林慈华神父开创的“中国教师和陶成者项目”所给予的。
西堂玛利亚修女姑姑昨晚微信给我,让我给今天新领洗的弟兄姊妹们做个分享。本来应该和你们现场分享,但临时有事,没成行,只好在此分享了。不过,有时候文字比语音更具有分享效果。
如果我们想想,我们肯定曾经遇到过一些圣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圣人,一些义人,一些以纯朴方式认真善度基督徒生活的人……他们就是我喜欢说的‘邻家的圣人’,他们通常居住在我们中间”。圣德是上主赐予的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