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永恒的司铎》是真福施礼华神父(主业会创业人)1973年4月13日的一篇讲道词,原文很长,下设六个小标题:1、为何要成为司铎?
玛利亚方济各传教修会何家怡修女,去年四月开始使用网志(blog)分享个人信仰与生活。
教宗对主教们讲话时表示:「成功克服信仰无知的情况﹐新福传就确实奏效。」他也特别强调平信徒与青年﹐在带给法国和欧洲信仰希望新的活力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教宗最后祝愿司铎圣召蓬勃兴盛。
许多人为此也感到有些奇怪,为什么会选择这几个字?有什么意义呢?经过本堂神父的介绍,我们对此有了更清楚地认识——遵从主命,以基督的胸怀,迎接所有到访的教外朋友,向他们广传福音。
主内亲爱的兄弟姐妹们,当我们看到这个题目时,相信大家的内心肯定立刻会想到许多许多,原因也许有如下几点:1、我们对圣经学习的重视程度及力度不够。
教宗参加了世界家庭大聚会、开启信德年、主持以新福传为主题的世界主教会议。此外,他也进入推特世界并出版了谈纳匝肋人耶稣的最后一部著作。
二月二日是教会纪念圣母献耶稣于圣殿的节日,也是普世教会献身日,庆祝选择修会生活的会士修女,同时为他们祈祷,求主赐给他们更多的力量,善度献身生活的幅度。
这份声明题名为《消除极端贫穷:道德和精神责任》,国际明爱会和天主教救济会都已签署。在过去25年内,极端贫穷者已从20亿人降低到10亿人以下。这展现出根除贫穷这个灾难不仅可行,更是人类历史中的道德责任。
教宗一一问候了灵医会修女、病人和照护者;这群访客共有30人。每一个残疾儿童、青年和年长者都向教宗献上他们兴高采烈准备的一封信或一幅画。
该国明爱会新闻负责人克莱切洛瓦(VanyaKlecherova)向本网讲述说:我希望,教宗与难民的相会能激发一种接纳的气氛。愿圣父的这个举动能让所有人明白,我们在脆弱上都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