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的第一篇读经取自《依撒意亚先知书》,向悲伤绝望的地方宣报救恩的来临:那是人远离天主的绝望处境,但这救恩所宣报的便是上主的来临,使一切有所改变;上主紧紧抓住人,「使他重新再造」。
教宗引述依撒意亚先知说:不要害怕!因为我与你同在(依四三5)。这是天主安慰的话,祂始终参与祂子民的历史。希望便由此而生,如果我们总能关爱近人,则历史的每一个新悲剧也能转变成为好消息。
诵念天皇后喜乐经後,教宗提到生活在19世纪的护守天使女修会会祖路易·安东尼·罗撒·奥尔米埃(LuisAntonioRosaOrmières)神父。
海星隐修院院长圣依撒格(Isacco,l’abatedellaStella)说过:我们对於圣母玛利亚的描述都能用来谈论教会及我们的心灵。三者都是阴性词汇,都是母亲,都能给予生命。
比喻中的田地主人代表天主,而仇人代表撒旦;一个播好种子,一个撒莠子。仆人想要拔除莠子,主人却不同意,因为麦子也可能会被一同拔掉,因此主人叫仆人让二者一同生长到收割的时期。
教宗表示,司祭厄里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於是从心里涌出祝福和预言,後来亚纳便生了撒慕尔。教宗最後总结道:我将告诉那些过着远离天主、远离天主子民生活的牧人们:‘不要失去希望。
后者是法利塞人、当时的法学士,以及撒杜塞人,他们是虚伪的人(参阅:路十二1-7)。他们自我封闭,只想显露和伪装自己,施舍之后就敲锣打鼓,让人知道。这些人关心的是他们内心存有的,即他们的私心和安全感。
教宗引用依撒意亚先知的话,说明天主的爱永恒不变:妇女岂能忘掉自己的乳婴?初为人母的,岂能忘掉亲生的儿子?纵然她们能忘掉,我也不能忘掉你啊?看哪!我已把你刻在我的手掌上(依四九15-16)。
关于第二个主题他和平与友谊的旗帜,贾尼神父在3月14日上午的第八场默想中省思了依撒意亚先知关于耶路撒冷期待拯救的论述,将重点放在敞开的大门上。过去,经过大门吧!修平人民的路!
我们愿意在摩洛哥成为一个慈善撒玛黎雅人的教会,照顾受伤的弟兄姐妹,因为他们是天主的子民。谈到这个国家的状况,洛佩斯总主教说:摩洛哥是一个处在全面发展中的国家,具有值得重视的经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