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本笃十六世昨天九月八日在夏宫冈道尔夫堡宗徒大楼接见前来罗马述职的印度拉丁礼主教团。教宗对主教们说:印度教会可以信赖多元的教会组织,以及英勇的信友。
无论是圣职人员,还是平信徒或修会会士,基督的众门徒都肩负使命,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时代都要在万民当中做光做盐,做酵母,好使众人看见他们的善行,光荣在天之父。难道在中国的教会的使命能有所不同吗?
在外求学的生活磨砺了我,长大了很多,懂得了很多,知道不应该再这么感性的去面对生活,不应该再用感性的文字描述自己的懦弱,可是您是我的妈妈,只有在您面前,我才是赤裸的,不需要用华丽的言词去包装自己!
这是耶稣对待遭受痛苦的人的风格:话少讲,而做具体的事情。
尽管长期饱受迫害,但他们对耶稣基督的爱坚定不移。日前,库里•库治苏莱伊神父率领印度天主教司铎大会的36名教区司铎代表走访了奥里萨邦,同在二OO八年暴力迫害基督徒动乱中幸存的信徒见面。
在这美好的时节,我们的心中总是充满了爱、喜悦及感恩之情。这是一个动人的故事。从前,有一个叫保罗的人,他的哥哥送给他一辆新车作为圣诞节的礼物。
这的确是一个好的问题,所谓信耶稣乃是指相信耶稣是天主,可是在逻辑上,这是很奇怪的事。如果耶稣基督是天主,我们信不信他都是无关紧要的事,至少对天主而言,多一个信他的人又有何意义?
我们圣教会每年的四旬期,几乎都和我国传统的春节相遇。而且表面上两个节气所庆祝的内容又好像各不相同。前者:克苦斋戒或补赎祈祷等等,而春节的中心是欢乐!乍一看是不可调和的矛盾,而我们细想并不尽然!
他在念经前省思了西默盎用来定义耶稣的这三种「美妙至极的方式」(参阅:路二22-40)。从未发生的事当天选读的福音记载,圣母玛利亚和大圣若瑟按照法律在天主的居所献上耶稣,「以牢记生命来自于上主」。
根据该主日福音的记述,劝勉众人悔改的洗者若翰,「生活刻苦、抵拒表面功夫,并且寻求本质」(参阅:谷一1-8)。教宗表示,「悔改伴随着对已犯下的罪过的痛苦、渴望摆脱这一切的心愿,以及一生永不再犯的决心。